认识“特色”玉米苗科学措施预防好

陕西科技报
  黄化苗
  秧苗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易造成空杆或秃尖。
  发生原因:种子不饱满,秧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过大,影响生育;土壤缺肥。
  防治措施:1、播前精选良种,挑出秕粒、霉粒、坏粒、小粒,确保种子净度、纯度。2、适时间苗,去除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3、间苗后,补施氮肥,促苗早生快发。4、对出苗前后有干土块的,要及时打碎干土块。 
  白化苗
  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白苗”,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
  发生原因:土壤中缺锌。
  防治措施:1、用锌肥作种肥,每亩用硫酸锌1.5-2千克,和15-20千克细土混合均匀,在玉米播种时撒在种子旁边。2、锌肥拌种,1千克硫酸锌拌25千克玉米种子,方法是用2-3千克温水,溶解1千克锌肥,待全部溶解后,将锌肥溶液均匀喷到玉米种子上,使种子表面沾上锌肥,阴干后播种。3、叶面喷施锌肥,对出现缺锌的苗,每亩用0.2-0.3千克的硫酸锌加水100千克进行喷雾,每隔7天喷1次,一般喷2-3次即可使苗恢复正常。
  紫红苗
  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一般在玉米3叶期出现症状,在4-5叶时表现最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严重时叶片枯死。
  发生原因:因为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
  防治措施:增施磷肥作底肥,一般亩施40-50千克过磷酸钙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一旦出现紫苗,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做到雨停水干,田间不积水。
  黄绿苗
  玉米苗叶片细窄,株型矮小,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叶片呈深褐色,最后焦枯死亡。症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影响产量较大,易发生倒伏。
  发生原因:土壤缺钾。
  防治措施:增施钾肥,没有用钾肥的可在苗期施用草木灰,缺钾严重的,在3叶期用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效果立竿见影,增产明显。 
  僵尸苗
  主要发生在幼苗3叶期之前,表现秧苗细小、叶片淡绿、黑根增多、软绵萎缩。移栽后,除新叶呈绿色,外叶发黄发僵,抗逆性差,易出现死叶、死苗。
  发生原因:土壤过硬;化肥比例过大,引起烧根伤芽而出现僵苗;播后土壤过干等。
  防治措施:合理调节肥、水、气条件。苗期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不用或少用尿素作底肥。磷肥要经过沤制后施用。土壤保持适宜湿度,且壮苗移栽。已出现僵苗要加强肥水管理,促其尽快恢复,严重的及时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