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贡品”——洋县香米

陕西科技报
  在洋县,有一种奇特的米。此米呈半透明淡红色或碧绿色。呈淡红色的形状近似长糯米;呈碧绿色的形状近似粳米。用这种米无论煮粥或蒸饭,都会发出一种沁人肺腑的清香,蒸出来的米饭白若冰雪,浓香可口,并能久放而不变馊。这就是堪称米中一奇的“香米”。
  香米的起源,据说是西汉时期的张骞青年时代在其故乡洋县的湑水河畔发现的。经过历代的精心栽培,流传至今,并且一直被作为各代帝王的贡品。
  在古城西安的西北隅,有一条街巷名叫“香米园”。相传,这里便是寇准当年试种香米的“试验田”。北宋年间,天官寇准从洋县取回香米稻种在长安城内种植,人称该稻地为香米园。谁知,没过几年,香米的香味就消失了。香米退化,实验失败。独留下香米园这一地名至今。大概是由于水土的原因。直到现在,香米的产地仍只限于陕西洋县的小块稻地。

(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