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病的特点
驴与马同属异种动物。因此,驴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结构与马基本相似。但它们之间又有较大的差异,故在疾病的表现上也有不同。
驴所患疾病的种类,不论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均与马相似,如常见的胃扩张、便秘、疝痛、腺疫等。由于驴的生物学特征所决定,其在抗病能力、临床表现和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与马有区别,因而驴病在发生的病因、病情、病理变化及症状等方面又独具某些特点。例如,疝痛的临床表现,马表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轻型马;而驴则多表现缓和,甚至不显外部症状。驴对鼻疽敏感,感染后易引起败血或脓毒败血症,而对传染性贫血有着较强的抗力。
在相同情况下,驴不患日射病和热射病,而马则不然。当然,驴还有一些独特的易患的特异性疾病,如霉玉米中毒、母驴怀骡产前不食症等。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驴病时,必须加以注意,不能死搬硬套马的治疗经验,而应针对驴的特性加以治疗。
(扈莲)
养不好牛究其原因不外乎五点 近年来由于牛肉价格高,规模养牛户开始增加,但是仍然有养牛户亏本,为何会养不好牛?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养牛专家贾玉堂说,究其原因不外乎五点。
误区一:商品意识不强。贾玉堂说,有的养牛户不是把养牛作为致富的重要项目,而是当成副业,惜售心理比较重,对登门求购的客户要么是不卖,要么就漫天要价,拒客户于门外。在经营中需要改变这种做法,出售价格要合理。
误区二: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弱。当市场牛价波动时,养牛户多表现心态不稳。牛价上扬时,待价惜售,甚至牛价越高越不卖;牛价下跌时,惟恐一跌再跌,牛价越贱越卖牛。由于贵买贱卖,每头牛经济损失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牛价波动还直接影响到肉牛改良的积极性。牛价越贵越愿搞改良,牛不值钱则不愿搞改良。面对市场变化,养牛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当市场波动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误区三:杂种公牛配种。有些养牛户缺乏科学知识,图方便省钱,利用杂种公牛进行配种。杂种公牛虽然体高力大,但遗传性不稳定,极易造成近亲繁殖,后代退化,经济效益低下。
误区四:养牛不驱虫。牛感染多种寄生虫,可使日增重下降33%,饲料转化率下降30%,寄生虫害严重时会造成牛死亡。
误区五:管理粗放。农村牛圈舍多数简陋,一些育肥牛舍的舍温偏低,粪尿清理不及时,舍内潮湿,牛体不刷拭,不晒太阳,养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温,使舍温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定时将牛牵到舍外晒太阳,增强体质,有利于增膘。
仔猪假死的抢救方法
有的仔猪产后呼吸停止,但摸心脏或脐带,仍在跳动。此为假死,可抢救。①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肩部,一手托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至发出叫声。
②可用一手将仔猪两后肢提起,使猪倒立,另一手在腹部轻轻拍打,以排出口、鼻内私液,促使呼吸,直到发出叫声。
③有的仔猪产出后,较长时间受冻产生休克,可用一盆温水,用双手托住仔猪的背部,将整个身子浸人温水中,只露出口鼻,过段时间,仔猪发出叫声取出,擦干身子放人保温的地方,或让其吃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