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穿玻璃要领在角度

陕西科技报
  大家或许都看过“飞针穿玻璃”的表演,表演者一般是有功夫基础的人,表演用的针只不过比平常用的缝衣针稍大一号。在前方竖着放置好一块玻璃之后,突然把针甩出,飞针已经穿越了玻璃,而玻璃不会整块碎掉,只会被穿出一个小孔。
  是魔术,还是真本事?
  美国科普电视节目《流言终结者》就曾经专门对此进行过解读。实验人员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穿透0.3厘米的玻璃后,最终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想要成功穿透玻璃,必须达到时速289公里以上。而这样的速度气枪可以达到,单凭徒手是不可能的。因此,徒手以飞针穿越玻璃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实际上,《流言终结者》在解密的时候,而忽略了角度的重要性。
  利用专业设备将飞针穿越玻璃的镜头记录下来,并进行测速之后,相关人员发现,当时飞针的速度为30米/秒或100公里/小时。不同于《流言终结者》的结论,飞针的速度虽然小于时速289公里,但依然成功穿越了玻璃。通过对多位没有任何功夫基础的成年人做的测验可以发现,普通人如果去扔飞针,也能达到甚至超过30米/秒的速度。这些成年人也基本都能做到将飞针扔到玻璃上。但是为什么他们就没法成功穿越玻璃呢?
  实践证明,飞针成功穿过玻璃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速度,而是角度。
  角度为王
  曾经有一位太极拳研究者专门当众做了一次近距离的表演。他拿了一只气球,绑在玻璃的正前方。将飞针甩出。只见飞针迅速穿越玻璃,扎破前方的气球,落在地上。他告诉观众,只有保证钢针垂直射中玻璃,才能把玻璃成功穿破。
  原来,钢针只有与玻璃完全垂直接触,其自身的动能才能全部转化成对玻璃的冲击力。此时,针尖以非常小的点触击到玻璃,玻璃的受力面积也最小,只要力度足够,飞针将玻璃击穿是绝对有可能的。
  但是飞针被甩出去之后并非平行飞到玻璃上,而是一直到接触玻璃之前,整个过程中都是不断翻滚向前的。所以,想要确保飞针在接触到玻璃的一刹那角度完全垂直,是非常难的事情。有功夫基础的人,经过长年持续不断地练习之后,能够熟练地掌握飞针与玻璃的接触角度。与此同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之后,出手的角度、速度、力度等等都会大幅度提高,对他们而言,飞针穿越玻璃就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