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申博介绍项目整体规划
创新港工程部部长张忱(中)介绍工程进展情况 6月5日西安的早晨,前日的一场夏日透雨刚刚停歇,天空飘浮着的雨雾正在散去,清风徐来,秦岭脚下的空气更觉清爽。
由陕西省委网信办和丝博会执委会主办的2017全国网络体媒“发现陕西”主题采访团一行60余人,兴致勃勃来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亲身感受中国西部第一个“智慧学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一起探访创新港的美好前景。
2018年底科创基地竣工交付
记者在创新港工程部看到,项目规划图、工程实施计划等占据了所有墙面。整体规划图显示,该项目占地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8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逾200亿元。
据创新港工程部部长张忱介绍,工程项目由陕建集团总施工,目前施工现场有93台塔吊同时作业,6000余名工人夜以继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加紧施工。
创新港正以令人赞叹的“交大速度”创造着西安交大的“创造奇迹”。张忱说,创新港科创基地占地2100亩,计划2018年底竣工交付,在打造“交大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将其打造成西安交大的“百年工程”。
他向记者介绍,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王树国校长一行曾详细考察施工现场,听取陕建集团建设进展和工作计划汇报,详细询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有关单位要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保证建设目标顺利完成。截至目前,现场临建工程基本构建已完成,已完成47栋楼土方开挖工作,7栋楼已完工,正在进行静载、验槽、垫层、防水工程等。
创新港正是依托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西咸新区沿西安地铁5号线,串联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打造成为大西安的“科创带、“一带一路”的创新高地。
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城
创新港计划要在2020年全部建成投用,很快,这片土地就是一座“生态良好、环境宜居、开放包容、青春激扬”的绿色大学城,一座集“校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开放性“智慧学镇”。
“建成后,会有12000名硕士,6000名博士,加上其他老师预计将有50000科技人才入驻,这里不会有围墙,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城。”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申博向记者介绍。
创新港由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校区联建,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的国家级项目。整个项目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学科建设23个研究院。具体包括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国家创新中心等跨领域,以及国家级的“科研大平台、“Z箍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都会。
申博说,创新港的前景,就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大学科研城,这在欧美发达国家不少见,比如美国著名的硅谷,就是一个开放的科研创业城,但在我国还几乎没有成熟的开放学城,创新港就是中国西部第一个“智慧学镇”。
创新港全部交工投用后,将新增产业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空间60多万平方米,吸引至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每年新增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每年转化技术500件以上,为多个产业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投用后的创新港,将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科教改革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区、创新创业与生态宜居的融合发展区。同时,为充分承接西安交大科研成果,在创新港南侧布局7平方公里产业承接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园区、人才培养和集聚高地、国际化的产业创新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码头”
创新港的目标,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码头”,将聚集国际一流人才、打造国际一流平台、汇聚国际一流资源作为建设重点,发挥资源优势,紧抓发展机遇,建设成为一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学城。
申博兴奋地透露,陕西省一次性就批复建设29个省级科研基地将落户创新港,覆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9个学科。同时,创新港还对接陕西各地市经济发展需求,与榆林市共建的新能源研究院、与商洛市共建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西安米兰理工联合创新中心、美国3M西北研发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利物浦创新研究院、牛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也将在这里落地生根。针对聚集国际一流高层次人才。西安交大已经启动实施“领军学者计划”“科学家工作室”等一系列科技体制创新举措,以高端人才为核心推进国际化创新团队建设。“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学者研讨会”吸引海内外近千名杰出青年学者走进陕西,了解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培育合作空间与机遇。西安交大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筹建的丝绸之路中国西部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也将落户创新港,成为“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
打造一流国际合作平台。西安交大与国家商务部、外交部及中国社科院联合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等,将共同开展国际一流智库建设。“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等一系列国际联合研究平台都将落户创新港,联合攻关面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
汇聚国际一流科教资源。西安交大积极倡导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盟,共同搭建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在“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框架下,各类子联盟活跃发展,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断聚集优质的科教资源,增强文化与资源的互通互融,为创新港注入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活力。
创新港不仅是站在西安交大发展的角度,更是站在陕西省未来发展乃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来探索,必将成为响彻中国大地上的“智慧学镇”和“创新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