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

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概貌
何罡 本报记者 王卫洲
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98人,在校学生1603人,每年各类成人培训2200余人。目前学校共开设七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经过多年发展,蒲城县职教中心已成为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雨露计划培训、残疾人培训、人人技能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培训中心。
两年来,蒲城县职业教育中心以“适应市场规律,切合家长需求,依托政策办学”为指导思想,革故鼎新,积极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模式。
一、联合办学,拓展新路。蒲城职教中心连续三年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前教育专业“3+2”联合办学,近期,又与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就计算机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2017年4月,蒲城职教中心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授予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优质生源基地”。其次,学校还与人社、扶贫等部门加强沟通,积极开展了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的各种培训。
二、适应学情,分流教学。从2015年,学校对每个专业设立技能强化班和对口升学班两类班级。在教学中,设立了“通用基础技能课、专业基础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实用技能课”四种课型,为全体学生修筑了就业的“快车道”,搭建了升学的“立交桥”。2016年,蒲城职教中心就有162名学生走向工作岗位,156名学生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11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
三、丰富内涵,提升质量。两年来,蒲城职教中心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深化各类教学常规,以活动为载体感化人,以课堂为平台丰富人,以实践为手段提升人,以升学为目标激励人,以就业为导向感召人。
一是内涵式德育塑造人。承传统美德,继将相古风,以党建工作提引德育,党员带头,上下一致,学校努力健全德育网络,构建了以政教处为统领,以班级、专业组、校团委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形成常态化、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尤其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每周开设“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两次,让学生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先成人后成才,同时创建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一班一主题、一舍一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文明规范活动中,学校对56名文明标兵、206名规范生进行了表彰奖励。
劝学之初爱为先。蒲城职教中心累计发放助学金246万元,共资助3300名贫困家庭学生。积极开展扶贫活动,学校投资15万元为蒲城县永丰镇温汤村建设了食用菌种植大棚。学校教师为109名建档立卡学生捐资万余元,并在学习生活上关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二是开放式教育督促人。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邀请了数百名家长参观。在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邀请了1600余名家长进校参观和体验。
三是内涵建设凝练人。学校积极开展教师技能比武、听课评课、教学赛讲、教师礼仪培训、“三字一话”大练兵、教学设计、微课制作培训等活动。在近两年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中有14名教师在全市中职学校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有8名教师在全省中职学校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目前,全校教师获省级奖励达20余人次,获市级奖励达30余人次。同时,还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以师生互讲、互诊、互换角色的“易诊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文化立校凝聚人。以德育为核心,以校风、教风、学风为抓手,用现代优美的物质文化影响人,用严格有序的制度文化规范人,用主题鲜明的精神文化教育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提升人,宣传先进典型,宏扬正能量,打造文化品牌,提升育人的软势力。
四、加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两年来,学校累计投入近600万元,先后对教学楼屋顶进行修缮,粉刷了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更换老旧课桌、办公设备、学生公寓架子床,对学校餐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学校操场、破损道路进行硬化,使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蒲城职教中心的发展,一年一大步,三年辟坦途。在“德技并重,教育为本”的指引下,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蒲城职教中心将再接再励,努力办好学生喜欢、家长需要、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