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羊衣原体病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在疾病流行期,也见部分羊表现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等疾患。
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动物,多为隐性经过。家畜中以牛、羊较为易感,禽类感染后称为“鹦鹉热”或“鸟疫”。许多野生动物和禽类是本菌的自然贮主。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泪液、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饲料及环境。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或用患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羊衣原体性流产多呈地方性流行。养殖户应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病死的动物要做到无害化处理,不要乱扔。羊的养殖区杜绝饲养禽类,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此病。
(黄琦)
悉心护理睡眠期仔兔
强制哺乳 有些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仔后不给仔兔哺乳。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强制性哺乳措施。方法:将母兔固定在巢箱内,使其保持安静,将仔兔放在母兔乳头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日强制哺乳4-5次。3-5日后,母兔便会自动喂奶了。
调整仔兔 有些母兔产仔数多,有些母兔产仔数少,因此要将仔兔调整寄养。先将仔兔从巢箱内取出,按其体形大小、体质强弱分窝,然后在仔兔身上涂上数滴母兔的乳汁或尿液,以扰乱其嗅觉,防止母兔咬伤或咬死仔兔,并注意母兔的哺乳情况。
人工哺育 如果仔兔出生后母兔死亡、无奶或患有乳房疾病而不能哺乳或无适当母兔寄养,可采用人工哺乳法。用牛奶、鲜羊奶或炼乳代替母乳,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鲜牛奶200毫升,加鱼肝油3毫升、食盐2克、鲜鸡蛋1个,这种混合物的营养价值高。喂前要煮沸消毒,然后冷却到37℃-38℃,用玻璃滴管、注射器或塑料眼药瓶喂仔兔。
防止鼠害 仔兔生后4-5天内最易遭受鼠害,应特别注意将兔笼、兔窝严密封闭。在无法堵塞笼、窝的情况下,可将巢箱统一编号,晚间集中防护,白天送回原笼,定时哺乳。
(张闯)
控制养殖场恶臭的方法
方法一 选择优质饲料原料。提高动物对其的利用,减少粪便的排出量。
方法二 改进饲料加工工艺。合理的加工有助于提高畜禽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方法三 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通过降低日粮中蛋白水平,添加氨基酸以调节氨基酸的平衡,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排出。
方法四 增加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量有利于减少氨的产生与散发量。
方法五 有效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使用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沸石等有效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效提高对含氮、含硫等的营养物的利用率,减少氨和腐败物质过多生产,减少粪便的排泄量及恶臭气体的产生,可减轻恶臭对环境的污染。(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