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结业仪式

表彰优秀学员

励志课老师“粗布姐姐”冯维和“青春洋芋”林红梅

聚精会神实际操作

产品销售方案设计课堂演示
编者按 如今,天猫购物、淘宝集市、微信平台、QQ群不再是城市人的专利,电商走进农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农村电商正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观念。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适应新农村新发展需要,由陕西省科协、省扶贫办主办,陕西继续教育大学、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科技报社承办的“百名科技专家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对我省贫困地区农民电子商务的培训,提供业务指导等,积极培育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鼓励支持贫困户开网店、变电商,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好路子。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如何快速培养全能型农业电商人才?此次电商扶贫,效果如何?农民最大的受益是什么?本期专题报道主题是“农村电子商务搭建农民创业增收新平台”——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得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何快速培养全能型农业电商人才,打造一批
农村电商培训的重要性
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势所需。农业3.0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打造以农产品为纽带,生产、交易、流通和金融等农业产业要素一体化的“订单式”产销模式,实现“按需定制”。这就要求现代的农业生产者不仅要会生产,还要懂市场,会经营,能及时掌握农业信息、国家政策、市场供需行情。在思想观念、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各方面必须得到质的提升,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变化。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必须尽快培养电商人才。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规模的参差不齐,农村物流建设的滞后,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农村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下乡后的服务难以保障等方面的不足,无疑会给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业活动带来诸多障碍。
另一方面,利益驱动下的“新农民”渴望成为成功的创业者。随着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各种网络平台及微信等通讯工具的普及,受走在农村电商人第一桶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先进“新农民”发现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商机。一大批农产品网店及农特微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家都渴望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走上致富之路。新农民,既要了解农村、了解农业,同时还要有眼光、有知识。新农民十分渴望获得电商知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急需人才。农村电商不仅让农产品走出去,还能将城市优惠工业品引进和推广至农村,通过与城市资源互换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农村电商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电商培训首先面临着培训对象后备资源紧缺,具有一定知识层次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不足;其次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设计各有千秋。
我省主要电子商务示范县以外地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培训为主,培训内容比较全面,但是存在问题是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多,现代农业观念、种养殖技术、产业发展链条如何发力,系统性解决培训问题能力还不足。专业学校培训理论性培训多,技术实操有所欠缺,其他环节难以涉及;市场上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培训深度明显不足,随着时间推移,必将逐步退出培训市场。
培训市场主体本身层次不齐,一些刚出校门会注册淘宝店铺的学生、资深新农人代表、各个涉及电子商务的学校、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等。
第三委托培训的单位诉求和监管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由于培训对象、培训市场主体、培训的委托单位的监管能力等都是动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培训最终效果衡量标准也不一样。
陕西科技报农村电商培训的特点
培训思路超前和务实并重。陕西科技报培训部目标就是将日常科技信息服务普及从纸上到田间地头,并且进行专业深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和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培训部实际运作是在充分的调研各类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各类专业高校、资深电商服务公司、新农人代表、农业产业链上电子商务实操公司等资源,尽量满足委托培训单位各种需求。培训的态度上,力求将每一次培训当做一项工程来做,完善培训的各个环节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培训过程记录、总结,更好的服务新的培训项目。
培训课程设计突出灵活性和实操性。培训前充分调研培训对象接受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区域内产业发展为基础,灵活的设计课程。既可以做一周为单位单纯技术性普及班或者是提高班,也可以以区域优势农产品牌孵化为目标,从种养殖技术推广培训开始、到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储运等全过程周年培训。培训还注重实操性。接受培训的学员不仅可以在平台进行售卖,还要卖得好,注重品质、品牌塑造,平台的监管和相关农产品管理部门的监管制度的普及,以及学员自身素质提升。
培训效果和培训案例解析
2016年乾县脱贫攻坚电子商务培训是陕西科技报培训部承办的,培训学员230余人。培训后注册各类网店、微店130多个。据调查,截止2017年2月底,短短三个月时间,在37个开店学员中,紧网上售卖当地苹果,最多的学员卖出苹果30000多斤,靠技术增加收入最高达3.7万元,最低1.6万元。
先后注册了农业产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6个,理性农业销售平台1个,涌现出乾县酱辣子、富硒酥梨、豆面姐姐、草莓哥、农家干果等多个互联网品牌。乾县酱辣子“刘家美厨娘”刘叶,日销售酱辣子170多瓶,净利润1000余元,目前已经注册了手工作坊,完善品牌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系统,成为乾县电子商务培训杰出代表。
(本报记者 杨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