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日灼病是一种由夏季高温强日照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每年常发生于7-9月份,且多发于阳面的果实中。
主要症状 果实一经受害,则会出现不规则、略凹陷的红褐色斑,果实表面粗糙,果肉干燥发僵,果肉病部皮层硬化。
防治措施
水肥降温 温度较高时,隔几天喷一次水,干旱时及时灌溉。
加强叶片覆盖夏季修剪时,将最顶处的果实多留2-3片叶,避免阳光直射。
搭阴降温 在西照的果实上或西照处挂草或用报纸搭阴,减少果实直接烧伤。
喷药保护 6月底至7月份高温前夕,结合上面防治措施,可喷施抗旱调节剂黄腐酸,根据树龄大小,每亩喷施50-100毫升。既能降低果园温度,又能快速补给营养。
合理套袋 中地区在6月底7月初是猕猴桃套袋的最佳时期,要选择通气孔大、质量好的纸袋,有利于空气通透,可降低袋内温度1-2摄氏度。
(杨陵区果蔬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