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亮出9项“填补空白”军民融合科技成果

陕西科技报
  本报讯 我省军转民、民参军企业正在快速成长,7月14日,省科技厅和省国防科工办联合举办“陕西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发布会”,亮出了9项填补我国技术及产业空白的军民融合科技新成果。
  我国最早从事无人机研制和生产的单位之一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发布的“无人机系统物探应用”,通过现有物探平台升级改造,提高平台搭载能力,健全产品产业链体系,建立陕西省物探无人机服务平台应用到物探勘察领域。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机器人”,通过内置能源和助力驱动,代替人体肌肉做功,辅助穿戴者完成高负荷、高强度的体力作业任务,最大程度解决了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困难。大幅度提高人体的负重能力、运动能力和耐久能力,降低骨骼肌肉受伤几率,或辅助老年人残疾人自主活动。目前产品市场国内空白,国外处于试商用阶段。
  针对激光清洗技术在军民市场的应用推广,陕西汇智达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5款激光清洗设备,特别是在飞机铝合金蒙皮零件、蜂窝复合材料零件表面脱漆清洗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可清洗油锅、炒锅等家具。
  高铁列控安全计算机平台,首次将航空高可靠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制的列车控制系统。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设备全产业链的自主能力。由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发布。
  我国最大的化学含能材料研究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发布的“1000t/a壬菌铜、霜霉威原药生产线及6000t/a制剂生产线建设”,拟定建设在西安泾河工业园。
  隶属中航工业631所的西安翔腾电子科技公司,发布“自助离散量接口系列芯片及产业化”,多项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新一代隐秘技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项目旨在解决互联网背景下合法用户的个人隐私以及敏感信息的防泄漏。
  无人机用锂电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无人机应用市场的高倍率锂电子电池、锂电子动力电池、军用电池等。
  “联合开发军民通用清洁高效多用途微型燃气轮机”,是多用途、多燃料、高性能微型燃气轮机,热效率大于40%,填补了我国技术及产业空白,由陕西北方动力公司发布。
  众所周知,陕西是军工大省,军工企事业单位涵盖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军工电子等六大行业和众多学科。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实现民品产值2735亿多元,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500余家。在陕军工单位投资或参股的各类民品企业达300多家,已经形成了六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这次发布会也是主办方为我省军民融合科技企业快速融资,实现成果转化搭建起的对接平台。以上成果不仅吸引了在场投资机构负责人的眼球,双方还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