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21日期间,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组织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行活动。学院3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王志刚老师和吴昌敏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赴安康平利县大贵镇参与为期七天的支教与调研实践活动。
7月16日清晨,学校门外一个穿着和志愿者一样文化衫的小男孩,双手拉着铁门向学校里张望着。经过询问,原来小男孩今天是来找小明哥哥和杨聪哥哥的,他穿的这件衣服就是去年暑期支教课结束时杨聪送给他的。因为下午就要到远在河南打工的爸爸那里,为了能快点见到两个志愿者哥哥,所以一大早就在学校门口静静等待着。小男孩说:“我和哥哥们约定了今年再见面,我希望每年都能见到两位哥哥,我很想念他们。”
见面后,小男孩寸步不离地跟着小明,直到下午家人来接他,他还迟迟不肯离开。在交谈中,小明说道:“这个小男孩性格其实很内向,只要真心对孩子好,他一定会感受的到”。
7月18日,志愿者们迈向了大山深处的人家,从镇里到山上近一个小时。在山上,志愿者向山居的老奶奶赠送米、面等生活用品。老人拿出一包茶叶送给志愿者,这包茶叶可以卖100多元,推辞不下借着留号码的时候,志愿者偷偷的把那包茶放到了奶奶的厨房,并留下小纸条:我们是西安工程大学的学生,明年我们还来看您。离开后,大家再回头望时,奶奶居然还在门前,不时地跟大家挥手,只不过,奶奶手里还有那份大家未带走的茶叶。
对于孩子,校园就是天堂,美好而纯净。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被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最好的未来;对于老人,幸福可能是一把面和一瓶醋,是生活中小小的满足。也可能是有人陪她说说话,是可以与人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不是专业、不是技巧,而是那份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那纯洁朴实的爱。
(孟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