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使生猪容易混感多种病菌,是生猪疫病高发期。应加强防御定期给生猪打预防针,以防疫病的发生。及时消灭蚊虫、老鼠等,防止蚊虫将有害细菌带到生猪体内。
生猪中暑
生猪中暑后,应对发病猪采取镇惊止汗,消暑利湿等对症疗法,迅速转移到阴凉安静处,同时用冷水冲淋猪颈部,逐渐扩展到全身,配合冷水灌肠,耳尖、尾尖放血。每100公斤猪用3%氨茶碱7毫升,复方维生素B7毫升,在猪颈部每天早晨注射1次。下午用天瑞清开灵10毫升,在颈部注射,后海穴用四季青注射液5毫升,每天1次,治疗2天,病猪很快能恢复健康。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不同品种和年龄猪均易感,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治疗本病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
猪链球菌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体重10-30公斤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
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每公斤体重可肌注强效阿莫西林15毫克,或2.5%恩诺沙星注射液2.5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猪瘟时,还要全群紧急接种猪瘟疫苗。
猪弓形体病 本病多见于3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猪发病较少。可通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虫传播。突然发病,常表现为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粘液或血液,怀孕猪感染,可引起流产或死亡。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