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营养计划》实施 打通营养健康生活之路

舌尖上的“国家计划”

陕西科技报

  从“舌尖上的中国”感受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到“深夜食堂”品尝一碗心灵鸡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涵义和仪式感。与此同时,如何吃得更健康、更营养,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这份计划一出,既是国家未来13年营养工作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健康国民未来13年的营养补充重点,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为国人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铺就路径。
  吃饱不是问题,“吃好”是个难题。近年来,由饮食引发的各类健康风险足以引起警惕: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例如,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量过高;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对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制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并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同时,《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将围绕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等,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水平。
  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至5%以下,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于国民营养水平的未来目标,《国民营养计划》也设定了明确指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说,这些指标都是在科学的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再通过专家论证决定的,特别注重当前面临的一些突出的营养问题,也借鉴了国际成功的经验做法。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