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抗洪救灾后续报道

陕西科技报

  子洲转入救济恢复重建阶段
  本报讯
 7月30日,记者从子洲县“7.26”特大洪涝灾害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和干部群众5天的连续奋战,子洲“7.26”特大洪涝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将逐步转入救灾救济和恢复重建阶段。
  目前,子洲县城三条街道交通全面恢复,9条主巷道全部打通,县城供电、供气、通讯和广电网络系统恢复正常,个别区域和家户正在抢修恢复;两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吃住都有保障,安置群众已经开始陆续返回家中;同时启动了县城卫生防疫工作,对两个安置点、三条街道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消杀,打捞深埋牲畜尸体22头,落实移动厕所60座,设点10余处;并组织县医院、中医院医务人员上街设点进行防疫宣传,启动两台流动医疗服务车巡回诊疗。目前未发生任何疫情,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全县18个乡镇除高坪、砖庙两个乡镇未取得联系,其他16个乡镇恢复联系;同时根据乡镇受灾不同情况,拨付抢险款1440万元,所有乡镇落实救灾专款50万元。
  截至30日上午,子洲县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8.7亿多元。全县受灾人口达到120299人。截至30日,子洲县已接到省市救灾专款5500万元。子洲将从抢险救援工作逐步转入救灾救济和恢复重建阶段。 
  

(本报记者 张旭 曹毅)


  子洲灾区紧缺这些物资
  本报讯
 7月25日以来,子洲、绥德两县境内遭受大暴雨袭击,子洲全县发生洪灾,道路塌方、房屋倒塌,尤其目前县城部分断水、断电、断气,居民生活难以得到正常保障。子洲受灾直接损失38亿多。目前,灾区干部群众正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该县居民及抢险救援人员的温饱问题已完全得到保障,在恢复重建当中,紧缺物资需求大。记者呼吁:“灾区缺啥就捐啥”。
  记者详细统计了子洲灾区当前紧缺物资:
  机械设备:三相电缆、泥浆泵、22千瓦发电机、垃圾箱、柴油、汽油流动加油车、油桶、灭鼠、灭蝇、灭蚊药品、大喇叭、小型装载机、大喷雾器、抽泥浆设备。
  防疫药品:AB消毒粉(漂白粉)、84消毒液、来苏儿、酒精、过氧乙酸、消毒喷雾器(汽油)、消毒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小背的)、汽油发电机、个人防护服(一次性)、雨鞋、冰箱(三开门)。
  疫苗名称:乙肝、卡介苗、脊灰滴剂、脊灰针剂、精致三联、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A群流脑、A+C群流脑、白破二联、甲肝。 
  

(本报记者 曹毅)


  情系灾区情系百姓
  本报讯
 榆林地区受灾后,延安萤火虫爱心公益协会闻讯后,迅速动员组织救援活动。截止7月28日晚,组织了价值近16万元的救灾物品送往灾区。将价值为58800元的救灾物品运向绥德,将价值为98653元的救灾物品运向了子洲。
  7月29日凌晨5点,延安萤火虫爱心公益协会会长谢斌、李云、杨丽等27人带领满载救灾物品的三辆大货车直奔子洲。根据子洲县委的意见,分别将三车救灾物资分发给子洲街头受灾群众、槐树岔群众和日夜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公安干警。子洲县公安局和交警队谢绝了,干警一致要求把这些物品送给急需救助的老百姓。
  分发物资时,交警队干警主动帮忙,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为市民们卸菜。特别是交警栾生春同志,他吃苦耐劳一直坚持到底。受到了救援队员和群众的好评,市民们说:“延安人民情系灾区,子洲交警情系百姓”。 
  

(本报记者 高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