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让我们做认真生活的勇士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

陕西科技报
  电影《建军大业》上映有些日子了,网络上各种评论颇多。看到主旋律影片受冷,我竟有些愤愤不平,忍不住想要说明一二。
  以往塑造的革命先烈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震撼之余总有距离感。近些年,抗日、谍战神剧更是让革命片出现了收视瓶颈,可《建军大业》令人欣喜,尊重历史、标记年龄,充满青春热血的鲜活形象使我们倍感亲切,年轻的英雄终于有了该有的样子。
  电影感染力非常强,有些镜头充满了温情,传递着令人振奋的感动和激情;有些镜头充斥着血腥,传递着令人战栗的压抑和悲伤。三河坝战役,朱德、蔡晴川、所有参战的同志们用生命在战斗,战壕里残肢断臂、鲜血淋漓,有年轻的战士害怕了,有受伤的战士想回家。革命事业是千万人牺牲换来的,这些牺牲的先烈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心中也存有畏惧、退缩。电影深刻的告诉了我们,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19岁、29岁、34岁的时候做过什么,我们是否还记得?历史上,34岁的毛主席深刻了解中国现状,洒脱张扬、聪明果断,被赶出会场,被人轻视,他都坚持理想不断前进,带领革命一路走向了胜利。29岁的周总理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沉稳冷静、意志坚定,偶尔软弱,偶尔失败,但是他面对挑战帮助革命度过了多次危机。影片中,毛主席、周总理在武汉相知恨晚的拥抱,轻松自然的调侃,把朋友之间的温情和同志之间的信任刻画的张力十足。锋芒毕露的叶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粟裕、林彪,就像我们身边有追求有气魄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但又勇敢正义,有责任感又有担当,从腥风血雨中一路成为了领导千军万马的将军。这些年轻演员,为我们诠释的历史人物和观众贴的很近,看过电影我自己都觉得充满了力量。
  内心的认可最重要,观之能让人热血澎湃的电影难道是一部差的电影?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既是史诗又是洗礼,在这片曾经被血染红的土地上,最大的胜利是用最大的牺牲换来的。电影中有一句话让我震撼“做勇士,不做烈士”。1927年,他们如此年轻,创立了辉煌的事业。2017年,年轻是我们的资本,和他们比起来,任何困难、挫折都算不了什么。重温历史,是让我们铭记,让我们做认真生活的勇士,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奋斗终身!是让我们把青春和勇气凝聚到我们热爱的事业上,去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吕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