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基础研究的热门专业,如何将其新成果与新技术融合进现代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8月12日-13日,“第五届吴宪吴瑞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七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吴宪吴瑞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在北京大学举办四届,曾邀请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做报告,已成为享誉国际的生化会议。首次在西安举办的本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承办,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协办。
吴宪(1893-1959),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对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有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吴瑞(1928-2008)为吴宪长子,在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成就,他用于DNA测序的引物延伸方法为后续DNA测序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联接子和衔接子迄今仍然是克隆DNA的常用工具。
本届研讨会议题为“代谢·重编程”。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刘德培教授,中国科学院刘平生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以及美国、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国家科学院院士做大会发言,将对世界前沿的权威议题进行深度交流讨论。
作为承办单位,西安交大基础医学院形成于1937年,多年来致力于基础医学的各领域研究,有多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紧跟国际科研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科研平台,发展创新成果,向国内外基础研究领域输送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推动了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此,主办方决定第五届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