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血脂也有“好与坏”的区别,“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问题。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三类人群,在控制原有疾病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潜藏在血液中的危险因素——“坏胆固醇”。
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负责给心脏供血的重要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胆固醇升高正是冠心病死亡增加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专家曾说:“没有血脂异常就是没有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发病率增加2%;而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死亡率降低2%。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明显受损,“坏胆固醇”就容易趁机在破损处沉积,进入血管内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斑块的形成又会加剧血管变窄,进一步加大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压随之升高,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00mg/dL(2.6mmol/L)以下。
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会使“坏胆固醇”的数量增加,还会使其颗粒变得更小更致密,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会使“坏胆固醇”在血浆中被清除的速度延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同等胆固醇水平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3倍多,对女性患者的影响往往大于男性。
目前他汀类降脂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稳定斑块,但苦于部分人群服用后于肌病及不耐受的困扰,不能达到降脂目标值。
(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