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施工 严格管理 努力打造一流亮点工程

——陕西省宁西林业局森林抚育成效显著

陕西科技报



  戴渭 张新峰 本报记者 麻岐 苏少龙
  
  陕西省宁西林业局地处秦岭中段,经营范围横跨秦岭南北,总经营面积12.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700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的面积、蓄积占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97.3%,是国家天然林重点保护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为了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自2009年以来,陕西省宁西林业局顺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任务402000亩,全部通过省森管局、省林业厅以及国家林业局的检查验收,森林抚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2016年度森林抚育工作中,该局严格实施“适宜保留密度控制作业强度的方法”,圆满完成了70000亩抚育计划任务,有效提升了森林抚育作业的实际效果,2015年度森林抚育经国家林业局核查综合质量得分为98.6分,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林业厅的高度肯定。该局总结出的秦岭林区特色的森林抚育经营管理措施,被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院在西北监测区进行全面推广示范。自2016年11月以来,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系统6个林业局及山东省、甘肃省等省外林业单位共计百余人专程前来考察学习,大家一致认为,陕西省宁西林业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创新措施,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该局认真落实上级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探索提高森林抚育作业质量的新办法,森林抚育效果明显,质量不断提高。总结出一套包含18个工作环节、全过程控制的行之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为森林抚育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编制方案
  每年计划任务下达后,该局都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的背景、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分解、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管理、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研究,理清管理思路。
  二、精心组织设计
  根据批复的实施方案,该局组织公益林建设科和林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地踏查和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作业设计》文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现地调查复核,确保设计质量,及时报请上级机关审批。
  三、及时组建机构
  针对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发文成立由局长牵头、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对任务分解、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管理、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研究,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四、明晰工作思路
  根据年度计划任务、作业设计和上级的管理要求,对当年森林抚育方式、作业方法、作业内容等重点内容进行明晰强调,统一工作标准,形成了“安全第一、确保质量、加快进度”的工作思路。
  五、安排培训学习
  积极组织主管科室和林场领导参加省森管局举办的森林抚育专题会议,安排林场对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集中辅导学习,加强抚育技术、安全生产、森林资源管护等培训,明确安全措施、作业任务、作业方法、技术要领和管理要求。
  六、制定实施方案
  认真总结既往经验,深入现地搞好调查,及时掌握施工经济技术指标水平,同时主动与系统其它单位保持业务联系,广泛交流施工管理做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局《施工实施方案》,对计划任务、主要作业内容、作业地点、项目实施费用、计划工期等进行合理测算,作为管理的指导依据。
  七、广泛宣传报道
  坚持公开、公示制度,制作公示牌,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到局办公楼、各林场和各作业区,提高工程施工透明度,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力争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加强对森林抚育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好氛围。
  八、完善劳动组织
  森林抚育多在野外山地进行,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加之我国现有的森林经营的实际水平,无法实施大规模机械作业,只能采取人力采集这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组织方式。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以林场为单位、实行“林农施工+职工管理”的混合参与模式充是比较有效的劳动组织体制,其中职工主要从事质量管理、作业监理、施工督导、检查验收和后勤服务等工作,林农工队主要从事现场施工。
  九、规范农工使用
  对从事森林抚育作业施工的林农工队要求必须具备6项基本条件:具有与林业相关的资质或营业执照;从事过森林经营施工;承诺工具材料齐全、能够自行实施生活供应、日常管理、应急救援等保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愿意缴纳安全生产、作业质量保证金;为施工人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自行负责工队发生的一切事故的处理和费用;听从统一管理、为林场现地驻地施工管理人员提供食宿条件、保障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十、配发技术胸卡
  为了使现地作业达到预期的作业目的,及时掌握作业方式和内容,该局为施工及管理人员制作了随身佩带的作业技术胸卡,主要包括森林抚育作业方式、作业内容、质量要求、秦岭林区主要树种、20厘米以下一元材积表、珍稀树种和树种的耐荫性等内容,使作业内容更加具体明朗易懂。
  十一、完善现场监管
  为了加强现地施工管理,按照省森管局要求,经过几年的探索,该局领导成员分片包干、林场组织施工、科室派驻监理、专人负责协调的作业管理模式,坚持每年进行完善改进,并制定驻地施工员、现场管理人员、督导员、监理人员职责,通过局里管点、林场管线、施工员管面,监理管片,使管理清晰,责任到人,建立形成从上到下的监管体系。
  十二、认真开展试点
  各林场结合计划任务,扎实安排50-100亩的试验地,开展施工作业试点,强化现地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强调质量管理重点;开展作业示范林建设,摸索、积累管理经验和施工经济技术指标水平,掌握作业进度及施工效率。经过反复实践,油锯是开展森林抚育的利器(特别是斯蒂尔油锯性能更为可靠优越),按照一台油锯一名主机手、一名砍刀手、一名机具辅助手为一个基本施工小组,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可提高作业工效。
  十三、有序施工管理
  森林抚育多以整林班进行作业设计,一般面积在250公顷左右,涉及多个小沟系或一个较大沟系内3-4公里长的坡面,现场监管难度较大。如果一下子把所有工地全部划完,很容易形成施工人员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监管人员疲于应付,无所适从。根据施工人数、作业工具(尤其是油锯)数量,按照小沟系、小坡面集中安排作业,按顺序施工,可及时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整改,确保施工良好秩序。
  实践证明,在森林抚育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林农工队组成人员技术掌握参差不齐,作业地点山高路远,要求控制成本费用,一般开始组织较多人力和机具打歼灭战,以实现加快进度,增强完成作业任务的信心;然后适时撤出多余人员,保留小部分精干人员对作业不到位的部分进行整改比较有效。
  十四、严控作业质量
  质管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地,检查指导,解疑释惑;对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时查找原因,现场示范培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提醒其他单位规范施工行为,确保做到作业一片,安全一片,合格一片。实践证明,由局领导带队,业务科室和林场负责同志参加,会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林农工队带班一起进行检查、点评和整改反馈,效果较好。
  十五、强化督导检查
  局与林场签订安全和作业管理两个责任书,局主要领导和包片分管领导定期巡回检查,深入林场、工队慰问干部职工,听取工作汇报,了解施工情况,检查作业质量,提醒注意安全;同时针对督导工作中基层林场反映的问题,局公益林建设科及时以《通知》的形式,出具指导性意见答疑释惑。
  十六、抓好安全生产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派驻地施工员加强安全管理和现场指导,要求为工人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并发放应急救护和日常防病药品,举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落实佩戴安全帽制度,在施工现地悬挂宣传横幅进行警示,从查看安全隐患、防备自然灾害、动物伤害和洪水侵袭等方面对作业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检查,消除了隐患。
  十七、认真检查验收
  组织局级质检验收小组,按照规定程序、标准,实行边施工边检查,边验收的工作模式,借助专业工具,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成效监测样地等逐项核查,对小班、林班和林场的施工情况做出综合准确评价,并以此作为结算费用的依据。
  十八、及时完善档案
  森林抚育施工全面结束之后,该局根据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定相关规定,对年度森林抚育资金计划任务下达、专门会议、实施方案、成效监测、作业设计资料等前期准备作业资料,以及任务安排、施工技术、领导视察、现场监理、检查验收等施工过程资料,尤其是职工培训、技术交底、现地操作、日常管理、后勤保障、业务生活等职工自行拍摄的照片、文字资料,统一安排专人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建立林场和全局工程档案,以备存查。
  2015年7月3日,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森林抚育规程》(标准号GB/T15781-2015)于发布之后,陕西省宁西林业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落实,抓住“将森林抚育由过程控制改为结果控制”这个核心,深刻理解“让优秀的林木个体脱颖而出,让保留下了的林子呈现出最好状态”作业精髓,采取“由传统的龄级林业转向径级林业”的抚育技术手段,依照《陕西秦岭林区森林抚育技术规范》。在2016年度森林抚育工作中严格实施“适宜保留密度控制作业强度的方法”,圆满完成了70000亩抚育计划任务,有效提升了森林抚育作业的实际效果。
  目前,该局正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林业厅、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的要求,结合2017年度森林抚育工作开展,以近自然多功能和健康森林经营理念为指导,分别4个典型林分类型,创建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示范林,并通过及时总结凝练技术成果优化抚育经营技术,为进一步精准提升区域森林质量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