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

陕西科技报

  蛋白饲料对反刍家畜的作用
  反刍家畜是复胃动物。其中瘤胃容积较大,几乎占整个胃的80%。瘤胃中生存有大量的纤毛虫和细菌,每毫升瘤胃胃液含纤毛虫20-200万,每克瘤胃内容物含细菌500-1000亿。它们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反刍家畜对蛋白质的消化是从瘤胃开始的。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化物进入瘤胃后,在细菌所分泌的酶类作用下,约有70%被降级为肽、胺与氨基酸,细菌又利用这三种物质合成菌体蛋白。纤毛虫不能利用氨化物,它只能利用植物性蛋白的分解产物肽和氨基酸转变为自身体蛋白后,供畜体利用,具有改善饲料蛋白质品质的作用。
  瘤胃中合成的微生物蛋白,随同饲料中未被降解的粗蛋白质一起进入真胃,而以后的消化代谢过程与单胃家畜基本相同。
  反刍家畜蛋白质消化特点 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瘤胃,是靠细菌的作用下进行的。其次是在小肠,靠酶的作用进行。因此,它不仅能大量的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也能很好的利用氨化物。
 



  钙、磷对畜禽生长的影响
  钙、磷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影响 饲料中钙、磷供应不足家畜喜欢啃泥土、砖头、石块等异物。家畜相互间舔食被毛或咬耳朵。鸡啄食鸡蛋。母猪吃产下的仔猪;在缺磷元素时症状最明显。缺乏严重时可引起幼畜患佝偻症,由于幼畜患佝偻症,可导致骨端粗,四肢关节肿大,骨质疏松,管骨弯曲,易发生骨折;钙磷的缺乏也会导致骨软症。常发生在妊娠后期和产后的母畜,尤其高产奶牛最易发生。母畜由于吸收的钙磷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时,为给胎儿生长或产奶的需要,只好动用维持体质结构中的钙磷,如果体内储存的钙磷用尽,在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骨壁变薄,容易骨折,甚至瘫痪;钙磷缺乏还会影响到母畜的繁殖率下降与公畜性机能下降。母鸡产软壳蛋,产蛋率下降等。
  钙磷补充过量对畜禽的影响 反刍家畜食入的钙过多时,会抑制瘤胃微生物的活动而降低了日粮的消化率。生长猪和禽对高钙日粮十分敏感。磷过多会引起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致使骨中磷大量分解,造成骨组织营养不良,易发生跛行或骨折。




  影响尿素效果的因素
  瘤胃内的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其利用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一、在补加尿素的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瘤胃细菌在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中,需要同时供给可利用的能量,而它们作用由碳水化合物分解供给。试验证明,在牛、羊的日粮中单用粗纤维作为能量来源时,尿素的领域很低(约22%),而供给适量的粗纤维和一定量的淀粉时,尿素的领域可提高到60%以上。
  二、补加尿素的日粮中还应含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
  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是夏季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它不仅是作为组成成分参与菌体蛋白的合成,而且还具有调节细菌代谢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菌对尿素的利用。这些氨基酸则必须由饲粮中的蛋白质来提供。为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要适宜。
  三、钴和硫对尿素氮的利用效果颇有影响。
  钴是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维生素B12的成分,瘤胃中的微生物可利用钴合成微生物B12。如果日粮中钴不足,则维生素B12合成速度缓慢,会影响日粮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硫是合成细菌菌体成分中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原料。为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此外,还应保证橡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钙、磷和锌等矿物质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