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丰产了!你看,这一树树核桃结得又大又繁,把树枝都压弯了,有了这漫山遍野的‘摇钱树’,农民群众的腰板就直了!”村支部书记李彩凤站在山坳的核桃树旁,环顾四周,洋溢着欣喜的表情。
支部引领:干群齐心绘蓝图
在上河村,村支书李彩凤提出将全村划分为五大板块,由五名支委分别包抓,实现了核桃产业全村覆盖的良好格局。据李彩凤介绍,该村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和产销服务队,建成集脱皮、烘干、销售为一体的核桃加工厂,注册了“上河源”核桃品牌,实现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证。
陈塬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彭志华说:“我们帮助村上争取林业部门项目,创办了年加工能力150吨的核桃加工厂,并投资50万元专门支持综合科管,修通了2公里的产业路,铺设了5公里300亩的滴灌设施,提供安装了50套杀虫灯,核桃产业的发展合力已经形成。”
科技支撑:解决短板提产能
核桃是商洛的特色主导产业,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屡见不鲜。
该村多次聘请市、区核桃技术专家现场技术培训,培养了两支农民专业技术科管队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帮扶结对期间,先后组织2次200多人核桃丰产、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同时,商州区能源中心还赠送了核桃有机专用肥30吨,帮助贫困户发展壮大核桃产业。该村先后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命名为“科普兴村先进单位”,被商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商洛核桃产业十大示范基地”。
龙头带动:农民致富底气足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上河村围绕核桃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李彩凤告诉记者,村上成立了核桃产业合作社,创办了核桃加工厂,注册了“上河源”牌核桃商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合作社牵头组织,吸纳贫困户为会员和社员,投资130万元注册的合作社现有社员13人,发展会员500人,带动贫困户219户643人。为了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实现立体效益。
上河村发展核桃脱贫致富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陈塬街道办事处主任贾亚柱说:“目前,全办核桃面积达到9800多亩,其中良种核桃6800多亩,核桃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群众稳定脱贫的骨干产业、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本报记者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