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中国科协对口援藏有关精神,按照陕西省科协党组部署,在西藏自治区科协、中国科协援藏干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8月28日至31日,陕西省科协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陕西省科协援藏工作组,前往西藏开展对口援助工作。
萨嘎县卫生服务中心是萨嘎县唯一的藏医和西医相结合的医院,医院行政人员和医疗人员总共39人,条件艰苦,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欠缺。针对藏区多发关节病和包虫病的实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张晓刚、西安市红会医院副教授肖琳两位医疗专家,经过认真调研准备,分别以《肝包虫病疾病防治》《大骨节病的骨科诊治》为题,在西藏萨嘎县卫生服务中心与藏区医疗人员做了深入交流。两位专家结合专业和病症案例,详细介绍了两种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效的诊断疗法以及内地先进的医疗技术等。讲座结束后,两位专家和藏区医疗人员还结合病症对具体病人分析诊治,并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平台,针对大骨节病和肝包虫病,可以随时会诊,为藏区患者接受先进的诊疗提供畅通的渠道。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院工程师段杨龙、冷清明,科普航美公司工程师赵科伟三位专家在萨嘎县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活动中,专家们以野外辨别方向、建筑物火灾逃生和饮食安全为主题做了科普讲座;以神奇的拼图、梵天塔、花园曲径和机器人表演为主题进行科普展示。现场学生们围向讲台,有的学生站在小板凳上观看,随着机器人精彩表演和师生们的掌声,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在中学科技馆里专家们还对相关展品进行维修维护、现场教学,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送给现场师生。此次活动,给现场老师和中小学生送上了一场丰富的科普大餐,师生们浓厚的参与意识和对科学的向往,也给援藏工作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援藏活动,是陕西省科协、西藏自治区科协、阿里地区科协三方协作的成果。援藏工作组一行辗转近二千公里,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和交通、语言、饮食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实地为藏区群众做实事。陕西省医学会、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精心挑选推荐相关行业的业务骨干作为援藏工作组专家,在萨嘎县手把手传技术、传经验、谈体会,和藏区医疗工作人员和中小学师生建立了新的友谊。
2014年陕西省科协开始对口援藏工作。几年间,陕西省科协始终把援藏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每年由省科协领导带队,结合陕西实际和西藏当地需求,有力有序的组织实施,和西藏对口援助地区政府签订了援藏工作协议;组织阿里科协工作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等来陕参加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并进行业务培训;为阿里地区科协提供支援经费购置科普用车,并帮助阿里县级科协改善工作条件,还开展了智力援藏、科普援藏、人才援藏、科技增效等一系列工作。对口援藏缩小了区域科普工作差距,对阿里地区全面提升群众科学素质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吕培涛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