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乡村致富带头人

西山村的“第一书记”

陕西科技报
  2016年,山阳县国土资源局周亮被选派到杨地镇西山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一年多来,西山村面貌有了喜人变化。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就一定要干出成绩。”这是周亮在全县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授旗出征”的那一刻在心底立下的决心。
  村三委班子老龄化严重,村组织后继乏力。他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改变了村党支部几年来未发展党员的状况。选定党员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致富经验。
  一年来,他记录了5万多字的扶贫工作日志,将全村贫困户分类型帮扶。又向单位申请了30万元的扶贫产业补助资金,用于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如今基本每户贫困户都有2-3个长度相结合的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准路子。
  西山村的传统产业是核桃、黄姜。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他查阅资料,做足功课后决定种植红油香椿。他与包村干部两次到山东省泰安市考察红油香椿种植,多次研究讨论红油香椿的种植与销路后,建议村上发展300亩红油香椿。可是有的贫困户不愿种植,有的不愿意出苗子钱等等。为解决问题,他向单位寻求帮助,单位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成立了“椿华香椿合作社”,如今11个大棚香椿育苗,300亩的室外种植,长势喜人。
  周亮包扶的贫困户吴丰宝,老伴常年有病家庭贫困。他到家询问病情,宣讲政策,帮助吴丰宝粉刷墙壁,卧室吊顶,室内室外硬化。在他的帮助下吴丰宝发展了3亩红油香椿和种植了2亩黄姜,加入村集体经济红油香椿合作社。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个人包扶的几个贫困户已经脱贫。
  如今的西山村水泥马路通达,民房一律白墙化。村前,休闲长廊廊亭桌椅井然有序,花草树木间鸟语花香,致富产业基地里的红油香椿葱翠油绿。 
  

(王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