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开学季,各大高校迎来新生报到,多所学校启用“刷脸”注册。在人脸识别系统助力之下,学生对着摄像头刷刷脸,几秒钟就能完成注册。这些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新生,追随新科技,步入大学校园。
不带卡只刷脸两秒搞定注册
人工智能时代,网上注册和现场查证式传统迎新已显落伍。通过摄像头捕捉到学生的脸部表情拍下照片,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即完成新生注册,前后不过两秒。与此同时,学生本人的照片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到个人手机上,印有姓名、班级、学号、院系以及“本年度本学校新生报到留念”字样的照片在现场被打印出来。
各大学校在所有学生公寓也启用人脸识别系统,设置壁挂式人证查验机,学生输入学号后四位或者刷学生卡,再刷脸,核对成功后2秒即可开门。如果遇到多人同时进入,公寓内部还有摄像头,可进行动态二次识别,一旦发现外人混入将用红圈标注,以提醒公寓管理人员。
提前上课校园“网红”直播
新生们还没到校,学校就把课堂搬到了直播软件上,课程也变为实时直播,提前搞起入学教育。
目前,大学针对学院开设的专题进行线上直播,讲师、专家也变身“网红”。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交流学习经验,分享院系特色。在直播软件上,新生则通过弹幕为课程“打分”。
北京各大学也推出辅导员在线直播课,为新生答疑解惑。还利用软件,开设在线“云课堂”,新生只要下载手机软件,就可学习其中的资料并参与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未入校先漫游VR全景抢先看
目前,北京有些大学利用微信推出VR全景,抢先为学生呈现秘密校园。学生点开二维码,滑动指尖,就可在校区与校区之间切换,可以提前走入宿舍楼,一览宿舍内部结构。学校的教学楼、行政楼、礼堂、餐厅等校园风景都可通过VR徐徐入眼,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生活四年的校园。
(任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