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

陕西科技报
  扶困济贫暖人心
  本报讯
 9月1日,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道西堡村贫困户王格肖带儿子来到虢镇街道党政办,将一面绣有“扶困济贫,恩重如山”的锦旗送到虢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张二虎手中。
  王格肖是西堡村九组的贫困户,家中五口人,儿子患有脑瘫,儿媳患有腿关节炎等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中没有主要劳动力,生活十分困难。今年年初,虢镇街道党工委干部张涛在对王格肖家进行“一对一”帮扶时获悉此情况,及时向街道负责人反映情况,主动帮其儿子联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街道负责人联系相关单位协调解决报销住院费用4200元,同时还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解了王格肖家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虢镇街道将“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实行驻街各企事业单位“一对一帮扶”和五级干部齐抓共管新模式,形成了人人参与精准帮扶的新局面,把温暖送到了每一个贫困户家中。

(韦晓宁 记者 赵晓东)


  化解心理困惑助力脱贫
  本报讯
 日前,宝鸡市陈仓区科协联合区委组织部与区扶贫办举办全区扶贫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为全区300多名扶贫干部上了一堂生动及时的心理健康培训课。培训会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裴振强主持。
  区科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联系广泛的优势,弘扬科学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领域扶贫干部心理疏导。
  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罗增让从习近平论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贫困农户心理状态及其策略、扶贫干部心理压力调节方法等方面,联系实际,做了题为《阳光生活,快乐工作与生活》的报告,为基层一线扶贫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扶贫心理课。
  下一步区科协还将通过点对点、上门服务、专题辅导等形式继续深化此项活动,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李 杰)


  佛坪国土局脱贫求实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佛坪县国土资源局向结对帮扶的大河坝镇共力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3名驻村工作人员,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出实招、求实效。
  主动向县交通、旅游部门争取共力至木耳沟环山路建设项目;协调上年农网改造遗留问题,继续实施该村五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将马面沟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安排,逐步治理安置点滑坡隐患,邀请相关单位和设计专家多次踏勘;投资120万元,整理农田100余亩;春耕时节为全村村民送上春耕化肥,价值约7千元;给村上解决600斤黄豆种,价值约3千元,用于贫困户在“共力村猕猴桃园”种黄豆,年底出售分利促脱贫。

(陈新 孙凡 本报记者 麻岐)

 
  丹凤群众搭上脱贫快车
  本报讯
 丹凤县通过“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商房、资金变股金”,探索出一条具有丹凤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竹林关镇,引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家乐。目前,在竹林关陕南移民小区内,18户移民户开办农家乐和小饭馆、12户移民户办了小超市、30户移民户从事运输服务。
  丹凤重点旅游项目——棣花古镇。在景区建设中,由商於古道旅游公司流转当地民房,变成特色街区“商房”,由贫困户优先承租并享受3年免费。周边农户从事三产服务,成为脱贫增收的主渠道。景区建设使130个贫困劳动力就业。
  武关民乐集团公司位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流转土地1220亩,农民土地入股252户,其中贫困户37户。同时还通制作香菇菌袋16万袋,以“借袋还菇”“赠袋收菇”两种模式带动农户。县政府从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50万元,量化到69户贫困户名下,镇村拿出5亩黄金地段土地作价作为集体的股本金,成立了一个村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旅游公司,吸引游客到万湾休闲观光。

(樊利仁 冯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