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学习法”——教你如何高效学习

陕西科技报
  “整体性学习法”不同的人用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并不是标准的,今天通过高中《历史》这门科目来简述一下自己心中的“整体性学习法”。
  ◆发散性思维:把你所能想到的全写出来
  通过历史开始进行发散性思维,我最先想到的是世界大战,然后想到了比较牛的德国,美国,通过美国我想到了珍珠港事件,然后想到了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日本,通过日本想到了让日本走向富强的明治维新,接着想到了同时期中国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近段时间看过比较火的《盗墓笔记》想到了战国时期那里面盗墓的鲁国将军,又记起了三民主义,通过三民主义想到了中国近代史,接着想到了中国古代史,一直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发散.......
  ◆信息整合:二次发散
  根据已有的记忆发散联想,记起来的越来越多,但很多都是零碎的。我们可以进行信息整合进行二次发散性联想,这样则可以通过以点带面慢慢勾勒出教科书的全貌。
  通过世界大战,必然想到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联盟,还有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导火索。当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大战发生的原因和导火索是什么,这个很正常,因为这个就是我们没有掌握的知识盲点,不过没关系,先按照原先的思路构建整体框架。
  大家可以看到经过初步信息整合的结果,把原先单个存在的知识点经过归纳整理纳入更为宽广的知识体系当中去。当我已经把所有能够想到的知识点全部写出来之后,再经过初步整理,这就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 
  ◆构建知识地图
  很多人说,有万能的百度,有什么不懂得我直接搜索就知道了。可是搜索引擎能够解决的是有一点线索的问题,如果你连要搜索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你又如何用好它呢?而知识分类以及知识地图可以解决我们从未知到已知的问题,同样也可以解决从微观到宏观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参照教科书目录构建一个包含这个学科所有知识点的知识地图,再经过对比,便可以得知我们现在还有哪些是知识盲点,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检视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也是知识地图的好处,解决从未知到已知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熟练掌握所有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分类,譬如按照时间分类、按照朝代分类、按照皇帝分类等等。
  “整体性学习法”可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也可以用于职场工作当中,关键看你如何使用。

(谢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