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更动人

本报记者 吕培涛

陕西科技报
  9月16日-22日,我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主题,开展了600余项基层科普活动。各项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一篇篇报道、一张张照片见诸各类媒体平台,生动再现了活动场景。活动很成功,在关注活动效果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活动背后的故事,活动背后的艰辛,活动组织者的努力呢!
  科普活动大多以参与为主,组织者都要精心安排、策划。就比如,今年的陕西省暨西安市全国科普日主场示范活动,省科协、市科协、莲湖区科协三级联动,涉科普职能的部门都参与其中,从展台设计、展品内容、展出效果、体验式互动等各个环节把关,挑选紧贴群众生活的项目,结果却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所有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心里都捏着一把汗。雨中奔跑不顾衣衫浸湿的布展者,及时转移无人机表演的学会工作人员,组织大家安全看展的安保人员……科普工作者怀着一份对事业的执着,怀着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忙碌着。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凌晨四点还在加班的他们,看到展台前的小朋友笑了,参加活动的群众笑了,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科普活动是公益活动,既不能挣大钱,也不能出大名。在我省,有大量的科普工作者奋战在一线,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很多人都默默无闻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着,他们体会着酸甜苦辣,体会着群众的支持或者不理解,看到科学素质的统计数据提升一个小数点,他们会幸福的笑;看到青少年从对科学的无感到兴致盎然,他们会欣慰的哭;看到农民地里的庄稼丰收了,他们心里也会暗爽吧!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科普工作者传播的是能够改变命运的知识,在他们心中,这些知识都能够开出希望之花,结出丰硕之果。朴实如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记得,这些背后的付出更动人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