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网红非“共享单车“莫属。北上广深、部分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也不例外,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也首次参与到“国庆黄金周”的出行服务中,成为飞机、高铁、汽车之外的主要交通工具。9月23日,ofo小黄车、百度地图联合发布了《2017年国庆中秋出行预测报告》预测显示,西安跻身全国共享单车出行的最热TOP10城市。
共享单车作为新兴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很多人说它是公益项目,在为公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这一新兴产物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愈加凸显。
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积水潭医院北门被上百辆共享单车层层围堵,导致救护车进出困难,周围居民也常常面临自家院门都打不开的窘境。9月25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早高峰时段,积水潭医院北门东、西两侧的道路两旁堆放了数百辆共享单车,使得原本狭窄的路面更加拥挤,车辆无法正常通过。(来源:北京青年报,9月26日)
《西安零距离》晚间新闻栏目前不久报道过一则新闻:3月10日,上班早高峰,家住西安的许女士想使用共享单车,没想到街边停靠的共享“小绿车”,两辆都被人野蛮地卸掉了脚蹬子。记者采访酷骑单车西安公司他们无奈地说,在西安落地近1月车辆被破坏情况已发生多起,有的是卸掉了脚蹬,有的是丢了车座,更有甚者连车胎都让人偷走。
北京交通委出台系列法规,共享单车结束野蛮生长
共享单车兴起的初衷缘于它的轻便,快捷,一些人使用完后随意停放,大肆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早晚高峰期间共享单车跟机动车抢车道的荒谬现象。一些单车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更有甚者对共享单车上私锁、大肆破坏及盗取,给社会带来了很差的影响,破坏了城市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这些现象同样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和借鉴。
9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披露《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和《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后,北京公布的首批共享单车管理配套文件。本批配套文件对共享自行车完好率、报废年限、禁停区、停放区设置形式等关注度较高的共享自行车管理细节问题都做出了相应规定。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精细化管理共享自行车将是北京交通疏堵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西安市司法局官方发声:对私占、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将按照情节,依法进行处罚
在3月17日,西安男子王某就因为在出租房内藏匿摩拜单车,被西安公安碑林分局以涉嫌盗窃罪刑事拘留,王某成为共享单车进入西安后,因私藏行为被警方刑拘的第一人。
西安市司法局表示,今后相关部门将对出现在西安街头的私藏、破坏共享单车,在单车上乱贴小广告和诈骗二维码等不法行为,进行严肃打击治理;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相关规定,按照情节,将依法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或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将依照《刑法》中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处罚。
同时,对于未成年人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等热点问题,西安市依法治市办、西安市司法局也发出温馨提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西安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提示系官方首次针对破坏共享单车行为发声,后期还将与共享单车企业、公益组织等一起合作共同向民众进行普法活动。以其让广大市民在共享单车的同时共享文明。
(本报记者 单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