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科技群英传

敢啃硬骨头收获大突破

——记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姜宇

字数:1217 2017年10月13日 陕西科技报

    
  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项目,从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到发动机;从产品副管到担任重点型号产品主管设计师,再到分系统副总设计师;从参与产品设计到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再到承担分系统整体设计工作。他就是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十七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宇。
  开展交流起动发电系统项目论证
  交流起动发电系统起动技术作为多电飞机和多电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系统技术难度大。2011年上半年,根据集团公司论证工作安排和某型飞机的总体方案论证要求,同时公司领导针对航空电源未来发展方向需求,做出了重大决策,由公司先期自主投入,成立专门项目组,开始进行该项目的预先研究工作。交流起动发电系统为该型号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动发电系统是否研制成功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甚至飞机的整体技术方案。
  公司组织了以姜宇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某飞机型号交流起动发电系统项目论证工作,并抽调部分优秀青年设计员参与系统的论证、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品研发等工作。
  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解决项目本身的技术问题,还面临着试验方法需要探索、技术指标及需求不明确等问题。万事开头难,针对这些困难和处境,为了尽快突破并解决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姜宇带领项目组成员在研制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法,分次逐级的加大功率,将风险逐步化解在研制各个阶段。
  完成了百余次发动机起动试验
  2014年9月至11月,某型交流起动发电系统原理样机配合主机厂所,在331厂发动机台架完成了发动机关键技术验证试验,参与了发动机台架试车,成功完成了百余次发动机起动试验。该项目是国内第一次在发动机台架上利用大功率交流起动系统完成航空发动机的起动,所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得到了军方、集团公司、发动机公司等多位领导以及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经过了四年时间的努力,从方案论证到演示系统验证到原理样机研制,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对大功率交流起动发电系统的各个关键技术分别突破,系统功率逐渐加大,逐渐实现了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组在工程技术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理论仿真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静态、动态、地面力矩台、空载及带载等多种工况和工作模式下的试验验证,项目负责人姜宇,坚持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思路。
  一份耕耘自有一份收获,姜宇的努力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姜宇以第一完成人带领“大功率交流起动发电系统起动技术研究”项目在2015年同时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多年来,姜宇申请并受理了发明专利12项,国防专利8项,目前已获取专利授权4项;作为航空电力系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带头人之一,组织完成多个项目的立项论证以及相关专业技术发展规划,撰写了多份国防科技报告,并获得集体三等功一次,获得某型直升机高原试飞团队“狼团队奖”。 

(本报记者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