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乡村致富带头人

第一书记的“心头石”落地了

陕西科技报
  韩传鹏因为家里穷,给太平村刘运德当了上门女婿。老人期待新女婿能打个“翻身仗”,把家里一切事宜都交由他来打理,致富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一晃十六七年过去了,屋里还是老样子,除了解决温饱外,其他不见任何起色。
  2017年太平村在开展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时,韩传鹏因居住危房和人均纯收入不够3015元双项不达标,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攻坚中,一对一帮扶措施落实后,他有了“帮富亲人”,还有了一支强大的“帮富”队伍,包抓领导、第一书记、包联干部共同联合多次深入他家找问题,想办法、出点子帮他脱贫。可他偏偏又是个“万年宽”,帮他的人急他不急,几次“众亲们”到他家和他商讨搬迁一事,80多岁的老丈人和老婆在田里卖命的干活,他却喝醉睡大觉,大家对他失望了。
  “老韩,帮你脱贫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家之主你成天睡大觉,不想办法甩掉穷帽子,国家再好的政策我们也帮不了你,你要争口气啊!”第一书记雷兴培一次次开导他。
  扶贫先扶智。村上召开道德评议会,雷兴培建议把韩传鹏作为反面评议对象,让乡贤们都来点醒、教育他,只有思想转变了,他才能自主脱贫。只要能改变他、帮到他,有一线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
  在雷兴培的强烈要求下,村上道德评议会如期举行,会上10多位乡贤你一言我一语,语重心长的都来点醒他,通过邻里乡亲们的评论和帮扶人员的教育,韩传鹏终于清醒了,羞愧的认识到自身的懒毛病。会后,他开始变了,变得勤奋了,打谷子、挖勺、喂猪总是抢着做,媳妇笑了,老人也欣慰的笑了。
  大家的力量终于一点一点把他拉上了“致富路”,看着今天的好收成,看着他一点点的变化,老雷心头的“石头”落地了。

(本报记者 单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