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儿推特的人都被猫咪逗笑了,因为这些猫咪仿佛完全无法抵挡盒子的召唤,非得待在这个方形的东西里。
人们会问“猫咪实在是太萌了,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似乎每次攀爬和挤进方形物体都有不同的原因。
但事实并非如此。喜欢挤进狭小的空间是猫咪的天性。在狭小的空间里,它们会觉得更加安全视野更清晰,而暴露在宽广的开放式空间中,猫咪则会感觉到太过喧嚣,并且,这可能会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中。总之,猫咪宁愿待在更加狭小的、明确划分的空间中。
小时候,猫咪喜欢偎依在妈妈的怀里或者跟垃圾桶里的小伙伴们挤在一起,这种温暖和抚慰让它们觉得十分安心。这种感觉和人类喜欢呆在襁褓里的感觉类似。我们认为,让猫咪呆在盒子内部能够促进他们释放内啡肽——一种自然产生的和吗啡类似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带来愉悦感、减轻压力。
研究人员研究了“侧面压力”的抚慰效果,发现纳曲酮药物会抵消内啡肽,将内啡肽使人愉悦的效果变成催眠效果,这个时候喵咪就会像猪一样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另外,猫咪还有筑巢的特性——他们喜欢搭建一个窄小而独立的空间。在那里,猫妈妈生下小猫,并为幼崽提供庇护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行为都不仅仅发生在某一特定的性别中,不论这些行为本身是不是中性的。猫咪对狭窄空间的偏爱是它们天生的行为模式。并且,这总的来说是有好处的。当然,这对带着猫的人来说可不是好事儿。然而,人们对带着猫的人总是有负面的联想,人们认为带猫人总是带猫乘车,或者是要去兽医院。
但是,有一个例外:当盒子太浅,不能发挥抚慰作用时,猫咪就不会愿意待在里面。
另外,如果这个盒子没有四壁,只是一个地上的封闭角落,猫咪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也不会待在里面。然而,虽然这种虚拟的盒子比不上真正的盒子,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待在这种有盒子形态的东西里也是好的。
一群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猫喜欢待在盒子里这个问题。他们把猫分为两组,并给了其中一组猫咪配备了盒子作为退路。研究表明,与没有盒子的猫咪相比,有盒子的猫咪能更快地适应环境。这项研究的结论是,有盒子的猫压力更小,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有地方藏身的缘故吧。
(晴空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