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生命中最闪亮的一瞬,只有那些用年轻的心拼搏奋斗过的人才能在漫漫人生征途上刻下自己精彩的青春足印。”我们看到的西北大学郭晓辉教授正是这样一位热爱科研,奋斗在当下的热血青年,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他成功了,一个个令人艳羡的荣誉笼罩在了他的身上,他从众多优秀青年中脱颖而出,荣获2011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及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光荣称号。
坚定的信念,对科研永不放弃
他抱着对科研的无限热爱,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纳米材料学家-俞书宏教授。在此期间,由于善于学习、勤于思考,2006年获得“环贸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博士毕业后,他又进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学习,师从赵东元院士。在几年的深造学习中,他主要从事高分子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以及无机矿物材料的生物模拟矿化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达到800多次,因此还获得了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多次参加国际/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口头和邀请报告。他对科研工作矢志不渝、不断求索。他的成绩有目共睹。
无论何时何地,追求永无止境
2009年9月,他被西北大学作为人才引进到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工作,直接被聘任为副教授。参加工作以来,校园里时常看见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身影。郭老师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有着执著的敬业精神,耕耘不息的奋斗精神,更有一种洞察科技前沿的创新精神。除了搞科研,他也是一名良师益友,因为懂得关爱学生,所以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知心朋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从到西北大学工作工作以来,连续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多次获得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并以西北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发表SCI一区的研究论文多篇。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超越自己。2011年1月,他决定到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纳米材料首席科学家HYEONT教授课题组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回国后将所学运用到课题组的研究中,并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2012年,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环境与材料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开展了有关新型智能高分子/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并回国后开展了一系列碳基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
面对骄人的成绩,郭晓辉没有自满;面对新的课题和挑战,他深感责任重大。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科研,郭晓辉教授默默奉献、执著追求、奋力拼搏、勇攀科学高峰。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