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用智慧的翅膀飞得更高
——记西北大学朱晨辉教授
  研究无止境,教学无止境。十年,朱晨辉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智慧去演绎平凡而充实的人生,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份勤奋和智慧,让她收获满满!
  朱晨辉的研究方向之一是血管组织工程,她是第一个在课题组从事这个研究方向的博士,没有前期的工作积累与铺垫,她从零开始,夜以继日的阅读大量专业领域书籍及外文资料,请教各方专家,最终确立了研究方案。执着、严谨、精益求精,是她科研和教学最真实的写照。
  研究方案确定后,需要从脐带中提取血管内皮细胞,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医院取脐带,然后立即进入细胞间提取内皮细胞,因为时间长了内皮细胞活性就会大大降低。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最终从脐带中获得了血管内皮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培养细胞的方法。
  接下来得构建血管支架,她反复尝试各种材料及各种实验方法,最终创新性地采用静电纺丝同轴共纺技术以及橄榄多酚交联工艺制备出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良好的顺序多层血管支架,以模拟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和组成,复合材料透明质酸和类人胶原蛋白为血管内层、丝素蛋白和类人胶原蛋白为血管中间层、壳聚糖和类人胶原蛋白为血管外层。该复合支架植入动物体内后异物反应及新生内膜增生均减少,而内皮化更完全,解决了小口径血管支架植入后易凝血形成血栓、力学强度不佳等缺陷。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血管支架材料后,15天就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相容性。
  在胶原蛋白金属螯合物的研究方面,她通过分析、探索胶原与金属铜、铁、钙、硒、铬的螯合反应分子机制,获得了一系列类人胶原蛋白-金属螯合物制备工艺。该工艺结合金属离子数量多,而且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好。利用Caco-2细胞(结肠腺癌细胞)模型对类人胶原螯合铁与无机铁盐的功效等对比试验发现,类人胶原螯合铁生物利用度提高了125%;类人胶原螯合铜对羟基自由基消除率达到70%以上,同时显示其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动物实验还发现类人胶原螯合钙可以有效改善小鼠体内钙质流失,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好的作用,在一周内明显改变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含量。
  不仅科研如此,教学对她来说也是头等大事。记得她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投稿时间,手术前还为学生改英文文章。为了更好地完成RoyalSocietyofChem-istry的约稿,她以最快的速度读完了六本中文书及一本厚厚的英文书,还查阅了近二百篇外文文献,才确立了撰写的思路。自己在科研当中的心得、新知识、新观念、新思路她都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开拓视野,增加学习乐趣。
  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汗水,每一项成果都让她能够飞得更高更稳,因为朱晨辉的智慧已经让她插上了高飞的翅膀,可以在科研的天空翱翔。

(本报记者 吕培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