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挥动着的老镢头

陕西科技报
  郝树才,延长县谭石原村人,全国人民代表、陕西省人大委员,他是革命时期的战斗英雄,更是陕甘宁边区妇孺皆知的劳动模范。
  1935年,他找到刘志丹参加了红军,劳山战役中,与4名战友一起炸毁一一〇师指挥部;在平型关大战中,负伤仍坚持杀敌。他在多次战斗中先后荣立4次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
  1943年,在359旅进行生产大比武时,郝树才为自己特制了一把老镢头,他是种地的行家,挥起镢头、连掏带拉,一镢头就能掏一平方尺,第一个拔下了红旗,全天掏地4.23亩,创造了开荒的最高纪录,轰动了整个边区。有个叫“马长福”的农民提出让自己的牛和郝树才比试一番,山头站满了围观的人群,黄牛狠劲前奔,郝树才不甘示弱,镢头频繁挥舞,后来牛就走不动了,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而死,人们赞叹说:“一头牛也顶不上一个郝树才,真是个‘气死牛’”。
  退居二线后,七十三岁带病的郝树才拄着拐棍来到窑子湾,决定在这里安家,建千亩木园。
  建果园垦荒挖谷坚草,刨柴疙瘩。他紧握老镢头,挖一阵,喘一阵,累到浑身是汗。几年下来郝树才总算把百亩荒山修成了反坡梯田,栽上苹果、蜜桃、花椒等作物。1938年深秋,在这谷黄果熟的季节里,郝树才向村干部汇报:卖出苹果六千六百多斤,蜜桃万余斤,花椒百十斤……一个千亩绿色大宝库初具规模。
  1986年5月28日,郝树才老人在参加县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因病去世,郝树才虽然没能发言,但他平凡、光辉伟大的一生就是篇绝好的发言稿;那千百人的眼泪、唁电就是对他的发言稿的完整补充。
  遵照郝树才的遗愿,人们把他埋葬在生他养他的谭石原,当年一天开荒4.23亩不停挥舞着老镢头的郝树才去了,而他的英雄美名却像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 
  

(呼延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