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是血液中尿酸达到过饱和浓度,在关节腔、软组织等处结晶沉积,诱发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导致关节红、肿、热、痛。痛风之所以容易在晚上发作,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原因一:尿酸在夜间容易沉积。睡觉时,人会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途径丢失水分,又不会像白天那样随时饮水,机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血液浓缩,使得尿酸的浓度也相应升高,容易在关节等部位聚集,结晶加速沉淀,诱发痛风发作。
原因二:夜间人体激素水平低。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能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同时缓解发作时的疼痛症状。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凌晨0-2时最低,3-5时开始上升,至早晨6-8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正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在午夜分泌减少,才给了痛风发作可乘之机。
(张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