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冬小麦的管理

  编者按 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北方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作为陕西人的我们,让我们在种植冬小麦的季节里也来学习一下如何种植管理。
 
  小麦冬前管理措施
  划锄 小麦冬前划锄,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弥合裂缝,有利于防旱防冻。其中,对于晚播弱苗,划锄还可以促根增蘖;对壮苗和旺苗适当进行深锄,可以切断部分次生根,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根量,有利于控旺促壮,防止小麦后期早衰和倒伏,并减少小分蘖,改善群体结构,促进穗大粒多。
  镇压 小麦冬前镇压,可以压碎坷垃,压实土壤,具有提墒、促根、增蘖、壮苗的作用。同时,镇压还能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有利于旺苗转壮。镇压要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清晨有霜、结冰或有露水时不能镇压,盐碱地麦田和土壤过湿的麦田不能镇压。
  冬灌 小麦适时冬灌,可以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凌,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冬灌的顺序,一般是先灌渗水性差的粘土地、低洼地,后灌渗水性强的沙土地;先灌底墒不足或表墒较差的二、三类麦田,后灌墒情较好、播种较早,并有旺长趋势的麦田。
  禁牧 实践证明,麦苗被羊等牲畜啃食后,绿叶面积和地面覆盖物减少,冻害加剧,春季返青晚,分蘖成穗率和穗粒重都明显下降,因此要禁牧。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合理运用肥水 拔节期肥水一般亩追尿素20-25公斤,对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的一类麦田,肥水在拔节期大小蘖两极分化基本结束时进行。对群体偏大、茎数偏高的旺长麦田,拔节期肥水推迟到小麦拔节以后,此时大部分中蘖和小蘖已经死亡,具有减群体壮个体的作用。小麦后期对水肥要求也十分敏感,尤其是孕穗水和灌浆水则显得更为重要,应及时进行浇灌。对脱肥地块及麦田中脱肥的点片,可每亩适量补施5-10公斤尿素,但切忌追肥过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
  加强病虫害防治 4月中旬在小麦拔节孕穗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水30-40公斤喷施1次,以预防白粉病和锈病。防治小麦吸浆虫应坚持“蛹期防治为主,成虫防治为辅”的原则,目前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稀释后拌成毒土,撒于麦垄间锄划,防效率达90%以上。4月下旬在小麦抽穗后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20%除虫脲悬浮剂8-10克+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混合+水30-40公斤喷雾可防止白粉病、锈病、蚜虫、粘虫。5月上旬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毫升+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磷酸二氢钾+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和吸浆虫等发生。
  后期注意叶面追肥 叶面喷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在小麦开花至灌浆期,亩用300倍磷酸二氢钾和300倍尿素肥液均匀喷洒,也可使用喷得宝、新力源等叶面肥,最好选择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洒,以免烧伤叶片,且有利于养分吸收。

(王 佳)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