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我国中西部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11月24日-25日,以“创新驱动土木工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为主题的“2017·第四届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中西部土木工程高峰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中西部各省市土建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高校院所、企业等200余嘉宾相聚一堂,针对“互联互通”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这次学术盛会,也是陕西省科协2017年“学术金秋”重点活动之一。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陕西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湖北省众科地质与环境技术服务中心共同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省科协副主席党广录、省土建学会理事长薛永武、西安建大副校长王树声到会致辞,中建西北院董事长、党委书记熊中元主持。
党广录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次会议正是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分享最新成果、展望发展趋势、探究前沿科技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
王树声在讲话中,首先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这次论坛必将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土木工程科技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高校、设计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实质意义。
薛永武表示,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学会作为联系政府、企业、专家的桥梁与纽带,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会的许多活动都在省上名列前茅,曾被中国科协评为“先进集体”,首届全国“20强学会之星”;多次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先进学会”,两次被省科协授予“五星级学会”、“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称号,排名第一。
两天的会期,专家学者们围绕轨道交通、隧道、桥梁与互联互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研究;中西部有关省份的互联互通及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管廊等方面的焦点问题展开了研讨。
尤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孙钧教授,国际水空气土壤保持协会MuhammadAqeelAshraf,全国勘察大师、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郑建国,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建勋,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王西胜,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朱武卫等所做的主题报告,与参会嘉宾们产生热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