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光电信息产业军民融合联盟与会揭牌
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8个子平台项目签约 军民融合发展已经纳入党的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成为全党的意志。正在“撸起袖子”打造“硬科技之都”的西安,如何发挥硬科技产业优势,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不久前,“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刚刚完美落幕,又迎来一个关于硬科技的聚焦热点。11月24日,2017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决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展开角逐,25日举行颁奖典礼暨“空间科技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此,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军民融合领域的众多著名专家学者、投资机构、企业代表等千名行业精英相聚古城。
本次大赛以“硬科技助力强军”为主题,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陕西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西安分院的指导下,由西安市发改委、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主办,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承办。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在颁奖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3次提到‘军民融合’,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战略途径,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大赛聚焦光电集成和无人智能装备,是硬科技两大重要细分领域,也是以自主研发为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对产业发展有强引领和支撑作用。
“西安是全国科教、军工资源汇聚高地,拥有强大的硬科技产业集群。”科技部火炬中心金融处处长李文雷在介绍大赛情况时说,“作为全国性的高端赛事,西安赛区是主战场。”
大赛自本月7日在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启动后,经过初赛、复赛和24日的决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奖金30万元,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夺得;二等奖2名,奖金20万元,获得者是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九索数据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三等奖3名,奖金10万元,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化身科技有限公司、斯坦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夺取。
令人瞩目的是,获奖项目可获500-5000万基金投资。大赛还为具备相应条件的参赛企业或团队提供更多支持,比如军工资质办理、投资、贷款授信、成果转化,以及政府创业政策和融资等专业培训辅导。
而且以“帮助军民融合企业快速发展”的初心,陕西光电信息产业军民融合联盟与会正式揭牌;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8个子平台项目签约,分别为:软件定义卫星标准化平台,宇航级运动部件试验检测平台,军民融合“物联网+”电装平台,无人机系统维保中心,军民融合光电系统检测及试验中心,自主可控军民融合元器件大数据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军民融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5日颁奖典礼后举行的“空间科技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于川信以及国家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张宝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李恒年所做的主题报告,赢得与会者一致共鸣。并且激情未减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们,在下午举办的航天产业-总体规划、空间信息、运载平台、光电信息与无人装备等四个主题分论坛上,围绕西安空间科技产业发展,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言献策。
“在这次大赛选拔中,发现西安有很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他们将会成为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次大赛决赛评委会组长宫蒲玲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西安以“硬科技”为实力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图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