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洛南县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对全县范围内被损毁林地组织栽树种草,恢复森林植被,修复局部生态,收到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年初该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洛南县被损毁林地植被恢复方案》,要求各镇办、各相关企业按照“属地管理、谁破坏谁治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迅速组织对辖区被毁林地开展植被恢复,使被毁林地在年内得到初步恢复,力争短期内消除“斑秃”现象,最终达到和周边环境一致的目标。对非法占用林地造成的林地损毁矿点,由违法责任人负责恢复,镇办监督施行。对多年废弃无主场点,由县林业局补助一定经费,镇办政府组织恢复。
突出重点,集中治理。恢复治理的重点是“两岸三线四区”即大江、大河沿岸,高速路、国道、省道沿线,县城、镇办驻地、景区、重点区域周围以及黄龙钼业小区和巡检、寺耳矿区内的损毁林地。县林业局将公路沿线、社会关注度高的景村、柏峪寺、城关等街办的10个损毁林地场点列为植被恢复示范点和重点监管点,投入资金40万元,组织林场造林施工专业队,进行植被恢复。目前已栽植103亩,栽植刺槐林带1.2万米,4万株,火炬1万株,爬山虎1万株,侧柏4200株。
严格质量,注重效果。在植被恢复治理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科学规划,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合理选择适宜植物。采取覆土、堆袋等方法加密栽植。县林业局在植被恢复示范点和重点监管点上,全部采用挖掘机开沟整地,选用优质大苗,回填土壤栽植,栽后浇足定根水。先后投入挖掘机3台,发电机2台,洒水车1台,用时一个月。
(卢根良 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