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7点30分,近日在央视三套大“火”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期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穿越”前世,讲述今生,展示陕西独具代表性的三件国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其中,特邀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阐释《阙楼仪杖图》在中国建筑学上的重要意义。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总设计师
张锦秋院士,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建筑设计大师,全国十一届人大委员会代表。她师从我国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莫宗江,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被邀成为“国宝守护人”,张锦秋院士说自己非常荣幸。5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国际编号为210232的小行星,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为“张锦秋星”。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入选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建筑外观突现了盛唐风采,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而它的总设计师,正是张锦秋院士。
“壁画”对建筑学具有非凡意义
1971年,《阙楼仪杖图》出土于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它由八幅图组成,东边壁画面积39平方米,西边约34平方米。此图反映了王宫阙楼建筑的形象:以门阙构图为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两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阙楼砖砌台基及雕刻花纹、阙楼的挑檐及斗拱、鸱尾等,描绘细腻,清楚可辨。
节目中,张锦秋院士介绍,整个壁画显现出阙楼的恢宏气势,为世所罕见。在懿德太子墓室内,绘满了精美的壁画,几经盗扰,最终还保留了约40幅;此次展示的“阙楼仪仗图壁画”是一幅“三出阙楼仪仗图”。因年代久远,唐代留存的建筑不多,很长一段时间学界都认为唐代的阙楼均为双阙和单阙。1973年懿德太子墓发掘被发表,加之乾陵后续考古调查,发现双阙下残存的石基为三出阙。在唐含元殿遗址发现左右两阙的台基高达16米,壁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这才为唐长安城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含元殿,以及左右阙楼的复原提供了极为生动可靠的实物依据。
《阙楼仪杖图》讲述的是一个悲情故事,壁画的主人懿德太子李重润,是李显与韦氏的第一个儿子,从出生起就受到祖父唐高宗李治的喜爱,但这一切在祖父去世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的太子之位被祖母废黜,自己被贬为庶人。随后因宫廷斗争被赐死,时年19岁。中宗李显继位后,追封他为懿德太子,其墓葬规格极高,并陪葬在祖父李治的乾陵旁。
壁画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和西壁。均高296-420cm,宽976-928cm。画面壮阔,人物众多,以山为背景,描绘城墙、阙楼和即将出城的仪仗队。阙,夹门而建,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图中的阙楼为三出阙,即一个母阙,两个子阙,属封建帝王等级。由步兵、骑兵和车队组成仪仗队,侍臣列前,战旗迎风招展。最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个人物的姿态神情均有差异,展示了初唐绘画艺术的精湛造诣。据考证,三出阙超越了太子使用二出阙的标准,是依天子之礼构筑的,这也体现了一位父亲失去儿子的悲痛和想要尽力补偿的无奈。
“这幅壁画完全再现了唐代皇家建筑的结构以及仪仗形式。”张锦秋院士说,“它让唐代高等级建筑的模样从史料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实物力证,这对考古学和建筑学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中国皇家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