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农业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如何让“一潭死水”变为“活水”?该县实施“三变”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一样的山水中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绘就了脱贫攻坚的美丽画卷。
该县瞄准短板、对症下药,科学融合生产要素、创新整合机制,把农村土地、林地、房屋、人力等重新整合、科学优化,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由村委会牵头与生产要素使用者签订协议,统筹规划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流转开发、集约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增收。
西岔河镇耖家庄村90多户村民的300亩土地,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高山水稻公园,开发种植“五彩水稻”、组合大熊猫等“秦岭四宝”图案,村里年吸引、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种植的水稻生产的有机大米一斤最低卖50元,最高卖到100元,出租土地的农民每年户均有20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收益,在公园务工每人一年最低工资1万多元,农家乐、农土特产销售也带动了起来。
长角坝镇沙窝村、龙草坪村利用毗邻熊猫谷景区和纳入全县旅游环线等优势,整合村集体用房、农户闲置房屋等55间,改造为农家乐、渔家乐、特色宾馆,实现闲置资源变资产,吸纳20多户村民就业创业。
岳坝镇草林村整合35户农户的104亩闲散古梯田,整修尼姑坪水库,引来高山矿物泉水开发高山冷水稻,既是旅游看点,又是生态观光农业,今年秋收实现产值60多万元……
目前,全县7个村组、287户农户流转土地1402亩,入股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入股收益97万元,亩均分红1000元;289户农民成功转变身份,参与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特色种养等产业;流转房屋102间,上半年新开设农家乐、农家宾馆、乡村旅游观光园、小型采摘园35个。
通过“三变”整合资源、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农民摆脱了身份、地理条件和观念的束缚,实现了融合发展的新愿景,昔日的山乡焕发出无限生机,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
(吴燕峰 陈卫东 本报记者 麻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