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幸福进发
——佛坪县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户家门口,一处处农业产业园生机盎然,贫困村民的房前屋后焕然一新……近日,笔者前往佛坪县大河镇采访,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佛坪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持县。2017年计划脱贫2205人、退出35个村、整县脱贫摘帽。为此,该县严把退出标准、严格退出程序、严守脱贫质量。
■产业扶贫谋富路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佛坪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创新产业经营机制,成立佛坪县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推广“国有企业+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N”的产业项目股权合作经营模式。为支持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该县实行30万元以下的工程优先由扶贫互助合作社承建,利润分成的模式。目前全县发展互助资金协会36个,现有资金规模3185.4万元。累计入会农户2478户,贫困户入会781户;累计发放借款1882户次2990.24万元,其中贫困户借款533户次934.57万元,用于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全县865户有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利用资金、土地、林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各类经营主体,实现入园入社发展产业比例达100%。
■安居扶贫挪穷窝
2018年元旦,大河坝镇谭家河村高家梁移民集中安置点小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该镇联合村贫困户吕风民搬迁入住移民安置点,从此走出深山,告别了居住破败、低矮土坯房的日子。“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啊!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往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憧憬着美好未来,吕凤民脸上露出笑容。
2016年以来,佛坪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制定出台了《佛坪县避灾生态移民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奖励补助办法》《佛坪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奖励补助标准差别化办法》,完成全县12个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搬迁入住286户459人,入住率100%,已完成47户危房改造工作。
■紧抓民生促脱贫
佛坪县从群众最关切的
民生问题入手,着力做好困难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工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致富;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建立和完善了控辍保学管理十项制度,健全动态监测机制;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新改建规范化村卫生室38个,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实现了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全覆盖,将群众自付费用降到10%以下;全县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51人,集中供养率81.4%;通过国开行贷款、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争取上级项目扶持等渠道筹集资金,投入1.96亿元用于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7个方面164个项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佛坪县脱贫攻坚仍在持续发力,随着“战役”的推进,曾经的穷乡僻壤日渐展开了新颜,贫困家庭奔走在幸福的大路上。
(胡贵军 本报记者 麻岐)
汉滨每个贫困村都有科技特派员
2017年,汉滨区把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工作作为脱贫摘帽、提升广大贫困户自身技能、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从区内外科研和农林水单位遴选技术专家,签订“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和派出单位”三方协议,实现了全区231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该区重点围绕生猪、蔬菜、茶叶、烟草、魔芋、核桃等传统优势特色扶贫产业,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特派员,从2017-2020年进入贫困村进行科技服务,实施一对一帮扶,主要开展“六个一”科技服务,即:推广一项有引领作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发展一个有凝聚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一处有培训作用的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种有保障作用的脱贫主导产业,培养一批有带动作用的科技种养大户,带动一批有示范作用的贫困户致富。
同时成立汉滨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出台了《汉滨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汉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科技特派员QQ群、微信群,分专业建立专家服务小组;建立科技服务台账制度,跟踪服务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的服务工作,助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促进村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升级,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发展一批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从而构建起“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大家齐小康”的科技扶贫新格局。
(张承喜)
榆阳区科协“科普e站”助力精准扶贫
1月4日,榆阳区福安社区一台全媒体科普阅览屏正在播放十九大报告解读和陕西省扶贫相关政策解读,吸引了许多党员群众驻足观看。
榆阳区科协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该区社区建立了首台“科普e站”,通过PC端、APP、微信等终端构建科普网络,创新科普宣传平台,面向辖区所有党员干部及群众,重点宣传科学生活、保健养生、精准扶贫、生产技术、节能环保、疾病防治、社区办事指南等几十项内容,满足社区各个阶层的需求。
“科普e站”内置万册电子书、海量高清图片和实时数字报纸。居民可在大屏前在线阅读,也可将图书、榆阳科普网、榆阳科普微信公众号下载至手机阅读,使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具有“远程部署、统一管理、立体化呈现”等显著特点,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能引导公众用科学方法探索真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科普e站”将科普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宣传科普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拓宽农民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销售量,促进农民收益最大化。
(谢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