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胡和平视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题展
省委副书记毛万春等领导出席陕西省暨西安市2017年全国科普日主场示范活动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来省科协调研
张道宏副省长为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代表颁奖
省装备制造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暨陕西制造高端论坛在西安举行
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呼燕在安康市农科所农科星创天地调研
省科协召开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推进会
基层医疗科技工作者现场培训服务于民
在省科协八届五次全委会上表彰青年科技奖获奖人员
农业专家在讲解农业科技知识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计划成效显著
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受到热烈欢迎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省科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多项工作获得表彰奖励。 一、全面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
学习贯彻落实中省群团改革有关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群团改革座谈会和陕西省委推进群团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和任务目标,落实省委办公厅《陕西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迅速制定陕西省科协工作方案,召开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推进会议,系统指导市县科协改革持续推进。深化学会改革,推动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陕西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学会改革发展。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省级学会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二、科技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牵头成立我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广泛组织动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扶贫先扶智的工作重点,扎实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百千万行动”,一年来,全省贫困县成立农技协(联合会)组织924个,组织科技专家参与科技扶贫数量达到4517名,开展各类科技培训活动9681场次。安排143.5万元支持对口帮扶贫困村,带领专家组赴西藏开展科普援藏工作,杨凌农高会设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题展,集中展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最新成果。
三、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
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陕西省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动员协调省级学会、市区科协开展“学术金秋”活动106项,开展高校科协联合会科学讲坛重点项目8项、专题项目6项,青年学术交流12项,上报5份专家建议服务我省决策咨询。开展各类国际及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投入248万元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优秀科技社团30个、学会联合体1个、学术交流项目22项、科学普及项目17项、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项目7项。
四、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开展优秀科技人才的举荐宣传表彰工作。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女科学家奖等各类奖项候选人41人,其中6名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联合评选的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表彰奖励了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第十一届陕西青年科技奖。组织实施高校企业创新争先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争先人才队伍。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力争在全省建成150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认真做好建家交友工作,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等系列活动。
五、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履行省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组织召开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专题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2017年陕西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继续推动各级政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相关规划、政策法规、重点任务,建立纲要实施工作考核机制,加大对各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情况的督查力度,为“十三五”纲要实施工作奠定基础。与省农业厅、省卫计委、省妇联、团省委五家单位联合组织参加2017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
六、科普惠农富民成效显著
争取中国科协、财政部2017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2150万元。投入640万元实施2017年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对3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名农村科普带头人,50个科普示范社区进行表彰。与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9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全省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工作。组织40个优秀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的120余名基层代表组成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团参加第24届杨凌农高会,达成合作意向近900余项,涉及金额1700万元。
七、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教活动 围绕“科技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第25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主题,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开展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开展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展出科普展品30余件,发放《陕西科技报》300份、科普书籍1000余册、科普挂图300幅。深入西安、咸阳、汉中、安康开展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在西安、延安、榆林举办“大美秦岭”科普展。组织1600余名科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参加减灾防灾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反邪教宣传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活动。
八、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动如火如荼
举办第32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7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并组织参加全国竞赛获奖25项。实施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项目,举办项目课程培训20期。举办第22届陕西省少儿科幻绘画展评系列活动,举办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陕西分营活动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全省10万人次开展陕西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第八届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遴选35名学生进入2017年中学生英才计划,5人入选全国计划科技实践活动。举办第17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和“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基层行”科普报告等科技活动。
九、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全省科技馆体系建设,做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及科技馆免费开放等工作。陕西科技馆常设展厅接待观众10.89万人次,“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巡展50个(次)县(区)接待公众50万余人次。争取陕西科技馆免费开放国家财政补贴累计达1677多万元,争取科普大篷车6辆。投入240万元建设20个电子科普画廊。出版《陕西科技报》90期330.90万份,启动了“陕西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项目。全年制作配送科普挂图3万套18万余张。
十、加强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 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计划”,组织主流媒体、网络媒体运用多种形式放大宣传效果。在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播出、刊发《全民实验室》《学点科学》等科普专题、专栏达335期。实施百名科技人物宣传计划,宣传优秀科技人物、团队114人次。加强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省科协“一报一刊多网融合,线上线下同步互动”信息化格局,科普中国V视快递覆盖40个市、县,终端大屏700多个,推动地市科协建设科普中国e站322个,发挥移动客户端优势,“陕西科普”微博、微信阅读量达106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