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脱贫攻坚进行时
  香菇成了蒲城贫困户的“幸运伞”
  在冬日的暖阳里,记者走进了蒲城县洛滨镇马湖村旁的怡农香菇产业园,园区内整齐的食用菌大棚一个挨着一个,温暖的棚内密密麻麻的黑色菌棒袋上下层层分立井然有序,上面生长着无数朵肥硕的透着香气的黄褐色小香菇。
  59岁的贫困户王宝林正忙着采摘香菇,他每天采摘近500斤香菇,平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同村的张志成、汪凤英两口子承包了2座菇棚,邻近的永信食品公司按保护价协议进行收购,年纯收入达2万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蒲城县加大了产业扶贫力度,2016年起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每个贫困村提供3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村党支部+经济合作组织+群众”产业扶贫模式。洛滨镇把马湖、洛西、寺庄等8个村组建成“利益共同体”,利用辖区果木资源丰富、日光充足等自然优势,先后投入产业扶持资金240万元建设怡农香菇产业园,去年已建成标准化香菇棚32栋,每年可采摘5茬,年出菇约60万斤。镇上指导成立了怡农香菇合作社,贫困群众可自愿采取“入园务工、承包经营、入股分红”等不同方式获得经济收益,当前已有近百户贫困群众与合作社签订了产业对接协议。香菇合作社从山西万荣县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顾问汪德宪,在引进优质菌种的同时,对入园群众手把手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此外香菇产业园还引入了菌棒自动化制作、立体栽培、四季产菇、鲜菇分级冷链储藏、精深加工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怡农香菇合作社产业部经理赵国印介绍,由于本地香菇色泽度好,肉厚纹美,产品成功打入西安华润万家超市,并畅销我省铜川、咸阳及山西省多地,按当前市场价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一朵朵美丽的“香菇伞”,成为贫困群众脱贫道路上的“幸运伞”。马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克跃告诉笔者,通过“村党支部+怡农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全村已有55户贫困群众在香菇产业的引领下走上脱贫之路。 
  

(贺军栋 本报记者 赵进辉)


  洋县科协为贫困村建爱心超市
  1月18日,洋县科协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百日会战号召,扎实开展扶贫日大走访活动,在包扶的槐树关镇闫山村建起了以“扶贫济困、互助互济”为宗旨的“爱心超市”。
  “爱心超市”物品由县科协统一购买,主要是生活日常用品。通过“爱心超市”的开办,引领困难群众及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本村脱贫攻坚、美化乡村环境、村委会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遵纪守法等活动,凭参与活动所得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
  “爱心超市”的开办让扶贫扶志真正落到实处,改变有些村民“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切实发挥好“爱心超市”惠民利民,暖群众心窝,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罗清泉 白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