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919大型客机
FAST射电望远镜
港珠澳大桥
复兴号 3月2日,大型新闻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登陆全国院线。该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生产总值增速稳居世界第一;全国银幕数量总和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73项扶贫政策;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这些不是孤单的数字和概念,更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回首这砥砺奋进五年时光,无数的光辉时刻值得被所有中国人铭记:“振华30号”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吊装,“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的运营,首个太空实验站“天宫二号”如期升空,“南水北调工程”完成通水运行等等。《厉害了,我的国》正是以中国历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的伟大发展为内容,将这些恢弘工程和背后的人与事娓娓道来。
国之重器与涓涓细流相映成彰
《厉害了,我的国》展现了我国这几年高科技方面的突飞猛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C919大飞机、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影片大量采用了壮观恢弘的航拍镜头,展现了中国近几年来飞速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大国风采与蒸蒸日上的新时代图景,可能看过影片的所有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震撼!影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大气磅礴的叙事之外,影片还深切动人地讲述了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那位去西藏扶贫的女孩,比如那位在广州办鞋厂的埃塞俄比亚人。
影片不仅彰显了我国的雄厚实力,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这部《厉害了,我的国》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是宏大主题的表现,也是微观感性的展示,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之间在赞叹惊呼的同时,发自内心地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然,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更是奋斗出来的。
“小家”红火离不开“大国”兴旺
《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有气势磅礴、精彩纷呈的“大国”叙事,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小家”故事。从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影片通过讲述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诸种努力。平凡者的故事最有说服力,最能引起共鸣。比如,那位去西藏扶贫的女孩,一个第一书记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她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影片中,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还有许多。透过这些“小家”故事,既让观众联想到了身边类似的故事,更强化了对“大国”的归属和认同之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首《国家》唱出了国与家的紧密关系。《厉害了,我的国》里的“大国”与“小家”也是这样息息相关。“小家”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大国”的繁荣富强,“大国”奇迹的背后,也离不开无数“小家”的参与和书写。影片不仅是在描绘一个厉害中国,同时也是在讲述厉害中国人的故事。正是无数国人在各条战线上的努力拼搏,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国奇迹,共同缔造了一个厉害中国。这便是“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
宏大主题兼具网感颇具亲和力
尽管是一部有着宏大而又严肃主题的纪录片,但片名却是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现如今,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年轻观众更喜欢个性化的表达。《厉害了,我的国》从艺术形式上而言,是一个翻新的样式,再加之颇具网感的片名,年轻观众应当对观影充满着巨大的热情。毕竟,这也是一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
众所周知,《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以“也门撤侨”作为故事大背景改编创作的,而“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影像也在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当中得到展现。《厉害了,我的国》,简直就是一个剧本的母体!其中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好电影。而另一方面,诸如能看到世界最远之物的射电望远镜,能探索到世界上最深之处的钻井平台,诸多人类科技的奇迹重器都可以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现实的素材依据。可以说,《厉害了,我的国》中蕴藏了诸多可挖掘的时代素材,堪称电影创作者的题材库。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厉害了,我的国》纪录辉煌、厚植人心,也为继续奋斗注入动力。一时千载,千载一时,新时代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需要厉害的中国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踏上时代新征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成就一个更加厉害的中国。
(于天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