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建议重视颠覆性技术研究
据华商报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树国建议国家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经济社会要想保持高速、高质量发展,颠覆性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核聚变”、爆震发动机等方面研究,如能实现突破,将是花小钱占据前沿的大事。
王树国说,近年来西安交大在能源动力、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前沿研究成果。很多新成果都来自于基层研究者,希望国家部委能够多多关注,多来陕西的高校走走。
同时,王树国还附议上官吉庆的建议,希望国家支持西安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要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一个城市来牵头,西安是最合适的选择。”王树国说,西安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作为西部龙头城市有条件也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上官吉庆:建议在西安建国家科学中心
据西安市政府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国家支持西安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支持西安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支持西安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将有力推动西安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目前,西安已被确定为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备选城市。恳请国家予以支持,指导和帮助西安开展相关改革试验工作,加快打造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西安正与中科院共建“西安科学城”,恳请国家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相关项目规划、科研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在时间频率科学、资源与生态环境、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吴德伟:健全军民融合机制体制
据三秦都市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教授吴德伟表示,“我们学校有一个重点实验室,叫‘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主要是想在我们院校的军事技术方面,出一些军民融合成果。”目前陕西省的军事院校数量在全国来看也属于比例较大的省份之一,这笔资源应该好好利用。
在吴德伟看来,在军民融合过程中,如何将不同类型的军事院校联合起来,把前沿科技、军事科技转化为民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要把民用成果运用在军事上,转化成军事的武器装备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建议,陕西省应该继续健全军民融合机制体制,加大军民融合力度,成立专门部门集中处理军民融合工作,在健全的机制体制下不断培育实质性的成果。
郭红霞:加快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据三秦都市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郭红霞说,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第一军工大省。航空、航天等六大军工行业在陕均有分布,且从事军品科研生产配套的民口单位较多,形成了厂、所、院(校)配套的国防科研、教学、生产、试验体系。特别是2017年,陕西省军民融合稳步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科技部于2017年下半年在全国启动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战略性、综合性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郭红霞说,陕西军民融合合作基础好、军工产业发达、军民融合特色鲜明,建议国家加大对陕西科技军民融合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陕布局建设“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大幅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优质的民参军企业,形成新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助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