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是对科研最好的爱

——记陕西师范大学陈新兵教授

陕西科技报

  
  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陕西师范大学陈新兵博士作为一名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教授,在自己平凡普通的岗位上,执着于自己的选择,把最好的爱都献给了科研事业!
  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更需要经得起失败。多年的研究经历,让陈新兵养成了严谨求实、迎难而上的拼搏作风。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液晶材料,在一个液晶中间体关键工艺路线研究过程中,他负责开发的实验室小试和中试路线完美地实现了低成本和高产率的要求,但是在生产线上的放大过程中,在多个节点出现了问题导致反应的转化率不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差等问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组员加班加点了解工艺放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不断修正工艺路线及优化反应工艺装置,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验证,终于解决了该关键工艺路线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放大效应难题。
  显示用液晶材料属于电子级化学产品,需要一直创新以适应显示技术发展的要求。液晶材料结构设计和制备路线对其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陈新兵运用分子工程学原理,在探索结构(环己基、桥键、侧基和端烯)对液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发明了140种新型液晶化合物,其中十多种已经实现了工程化生产,并作为特种显示器件用混合液晶材料的关键组份。在制备工艺路线研究中,他发现了二甲苯或二氯苯介质中的Frisch-Buttenberg-Wiechell高温重排反应和不对称偶联反应用纳米镍催化剂,建立了炔类、端烯类等多种液晶材料及相应中间体的工程化生产新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因为有爱,所以执着。有段时间为打通合成路线,陈新兵天天在实验室忙碌,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4个小时,节假日也不例外。忘了喝水,直到口渴的不行才想起喝水,经常是做好第二天实验的准备工作后才离开实验室,此时研究生都早走了,全楼熄灯楼门也锁了。忘我的工作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他很快完成了多个交联用单体的合成路线,制备了系列新型交联功能聚合物材料,创建了基于喹喔啉共价/离子交联构建交联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新方法,获得了高稳定性的交联磺化聚醚砜和聚醚酮质子交换膜,为高稳定聚合物膜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陈新兵注重最新研究技术和成果的渗透,培养学生探知和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认为,陈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课堂活跃。不少学生直接称他兵哥,并将他在课堂上的一些经典词句用在联欢活动中。他也获得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只有坚信勤奋、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在热爱的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取得喜人的成绩。

(本报记者 吕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