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西安市长安区打造东部大田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中部精品花卉生产示范区,中部高档花卉生产、加工物流核心区、西部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和南部特色花卉生产示范区,形成“以园支撑、连园成带、优势推进”花卉产业集群。到2020年,长安区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7万亩,盆栽植物类种植面积2300亩,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草坪、种球种苗2200亩。花卉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8.7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53%。培育发展花卉相关企业近百个,参与花卉产业的人员收入提高15%左右。
政府多措并举支持花卉产业发展
长安,是一个拥有54.43万亩耕地、50.53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区,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在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考核中,长安位列全国第18位,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花卉作为示范区优势产业之一,更是异军突起。全区花卉种植总面积达到1.86万亩,销售额达5.3亿元,基本形成鲜切花、盆栽花卉、观赏花木、花卉种苗、绿化草坪等五个大类、230余个品种,已成为陕西省花卉生产大区。
长安区科技局赵忠良副局长介绍,长安区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长安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构建“核心聚集、轴线辐射、板块联动、多园支撑”的花卉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秦岭花卉园核心区、子午大道高档花卉产销带,环山路花旅融合示范带、浐河沿岸大田花卉景观带、南横线精品花卉生产示范带。
长安区将科技创新放在花卉产业发展首位,推进建设木禾林组培中心、秦北植物工厂和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花卉品种选育中心及盛洲全自动花卉育苗中心,并先后同荷兰安祖公司、深圳农科集团、上海中冶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重点发展蝴蝶兰、蕙兰、红掌、凤梨、海棠、玫瑰花卉品牌,从品种选育、种植、加工等环节突破,使其成为长安特色优势花卉品种。聘请高校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不断充实长安花卉技术力量,与省、市花卉协会合作,强化长安花卉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形成多达1100多人的花卉产业技术队伍,为长安花卉的长足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长安区坚持探索科学有效的政策扶持,省、市、区每年投入农业近亿元专项资金,区级领导牵头,各部门、各街道协同推进花卉产业发展,在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品种革新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工业园区化生产模式和商业化营销理念融入花卉产业发展。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科研院校+花卉协会+花卉企业”的花卉技术服务体系,对花卉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会展经济的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互联网+花卉”和“双创”行动计划,将长安打造成为兼集约化、多元化、产业化的中国西北地区花卉产业集中承载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花卉产业重要集散地。
兰花企业:兰花文化是民族的传承文化
说起兰花,陕西大秦岭兰花生态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秦岭兰花)的总经理周应均真算得上是专家,从兰花的品种、培育、种植、欣赏各个方面都能侃侃而谈。梅、兰、竹、菊自古就是文人雅士酷爱的花中君子,我亦独爱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的暗香空幽已经成为文人雅士书画禅墨的一部分。所以,兰花文化是民族的传承文化,大秦岭兰花是为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
大秦岭兰花培育的蕙兰树状奇花、蕙兰外蝶等品种在中国兰展获得金奖、银奖。2016年中国兰花学会认定大秦岭兰花园区为蕙兰产业化示范基地。大秦岭兰花是国内第四个兰花产业化示范基地,首个蕙兰产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大秦岭兰花建设陕西省苗木花卉(兰花)企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中小兰花企业、合作社、创业大学生免费提供智能温室大棚,开辟出一片“试验田”,建成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智能化控制繁育基地,实现集群发展。
顺着周应均所指,记者看到园区露天树林下,一片兰花郁郁葱葱。“每一个农业示范园想要出彩,必须打造自己的特色,区别甚至领先于其他园区。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加强科研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园区开创出林下仿生态种植模式和蕙兰特有植料。林下仿生态种植,就是把兰花种植在树林里,像野生兰花一样。树林里的温度、湿度合适,并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这样培育出的兰花生长力强;我们不断试验得出,橡树的叶子腐烂后可以作为兰花的肥料提高兰花抵抗力。当然,任何一家花卉示范园区都会在科研方面下功夫,特邀省市,甚至全国知名科技特派员来园区指导、培训,实现硬件、软件全面符合现代化农业种植标准,提高花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了解,2017年大秦岭兰花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达成交易800余万元。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仅2017年就带动扶持当地贫困户18家。
秦岭花世界:打造西部最大的花卉集散地
秦岭花世界是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由西安木禾林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投资3.3亿,建设面积650亩,建成组培研发中心3500㎡,年培育组培苗30个品系130万株;建成智能温室13万平米,年培育蝴蝶兰、红掌、大花蕙兰等年宵花100万株;大田花卉区名贵花卉苗木上百种。2017年园区年销售花卉500万盆,销售额达到2亿元,荣获2018花舞春幡西安市十大迎春花市一等奖。
秦岭花世界总经理司建波告诉记者,园区的硬科技是组培研发中心,中心占地35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依托规模化的生产基础设施、专业的技术骨干队伍、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种苗无害化脱毒技术、种苗培养基调配技术、种苗瓶苗过渡技术、种苗接种技术,攻克了蝴蝶兰、国兰组培繁殖难、周期长的难题,实现了蝴蝶兰、国兰“本土化”繁殖培育,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档次、扩大了生产规模。中心建成投产后,年产量在200万株以上,成为西安地区最大的蝴蝶兰、国兰种苗标准化培育基地。
构建从花卉栽培、生产管理到物流运输全过程物联网应用系统,配套花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具有自动化仓储、理货配送、智能流程管理等功能的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为花卉产业企业的仓储、物流配送、电商、质量追踪等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B2B、020两种电商模式为切入点,加快企业全渠道营销能力的建设,加强与第三方合作的联系。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为承接全国南北花卉产业的中枢纽带,打造西部最大的花卉物流中心和高档花卉产业基地,为西部呈现一个集花卉研发、生产、销售、观光旅游等一体的高档花园式国际花卉物流集散中心。
鲜花港设立专家大院:科技就是生产力
西安鲜花港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长安子午大道黄良段,占地100余亩,计划投资6300万元,以花卉研发、培育、生产、销售的高科技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目前,园区主营花卉30多个品种,微型盆栽玫瑰、蝴蝶兰、红掌、凤梨、一品红等年产量约50万盆。
总经理刘新宝说,盆栽花卉种植主要以温室大棚为主,从大棚内基本的湿度、温度、光照控制,到所用土壤、肥料的选择,种苗培育、新品种研究等等,都体现科学技术力量。比如,园区共有9个大棚,每个棚子4名技术员,这些技术员都经过专业培训,且培训内容根据所负责花卉品种而定。除了省区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有些还送到省外培训,园区设立的“专家大院”也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持。专家大院是西安市科技局旨在科学技术方面支持长安区农业发展特别设置的。科技专家不定期举行研讨交流、培训活动,切实成为吃住在园区的一线科技专家。
当然,鲜花港园区素来重视科技引领现代化种植。仅就玫瑰花来讲,园区没有使用泥炭土,而是采用全进口丹麦品氏公司的基质,进口基质具有吸水、无菌、透气性强的特点,虽然价格较国内高,但要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园区,必须时刻追赶科技。否则,科技落后,就意味着品种落后。让刘总引以为豪的还有一件事,该园区承接国家科技部项目——西部城郊生态涵养高效农业模式研究与示范。目前该项目申报专利2个,并即将应用于农业种植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花卉种植示范园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是真理!”刘新宝骄傲地说。
采访结束之际,赵忠良副局长告诉记者,长安区将打造西部最大的花卉产业集群,科学技术局也将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好服务,从政策支持、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多方面为优势企业发展助力,为中小企业初步发展添砖加瓦,争取扶上马送一程,全力指导帮助长安花卉企业长足发展。
(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