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普中国·寻找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第一书记刘旗龙助力贫困学子
  4月22日,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丹头村在党员活动室外举行“贫困‘两后生’赴陕汽技工学校就读欢送仪式”,当天共有15名贫困家庭孩子奔赴学校,开启脱贫致富的求学之路。(“两后生”即贫困家庭中2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包括中途退学、辍学青年。)
  57岁的丹头村贫困户李铁梅,常年患有脑瘫,丈夫早年去世,家里仅靠儿子白永兵打工和亲戚救济来维持,生活十分拮据。女儿白胶胶也因无力负担学杂费而放弃了学业。这次,在省环保厅的帮助下,白胶胶成为了首批贫困“两后生”,到陕汽技工学校就读,不仅为其免去所有学杂费,发放生活补贴,而且毕业后安排就业,替她家缓解了生活上的压力。
  “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我不仅能到陕汽技工学校学技术,而且学费、食宿费等全部免费,真是太感谢了!”白胶胶感激地说。
  为了帮助像白胶胶一样的贫困家庭,从去年10月开始,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省派丹头村第一书记刘旗龙通过多方协调,争取社会爱心人士赞助20万元,成立了教育扶贫基金,帮助全村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困难。同时,又与陕汽技工学校联系“两后生”入学,掌握就业技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据了解,学习期满毕业后,学校将优先推荐到陕汽集团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有一技之长,立足社会,更能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现状,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会更有效地助力脱贫攻坚。”刘旗龙说。

(王东东 刘强强 赵燕)

  洛河镇的“飞地”成了致富“肥地”
  这几天,平利县洛河镇三坪村的詹会勤见谁都是一脸笑,缘由是在“飞地产业”模式下,他想发展绞股蓝脱贫致富的梦想实现了。
  詹会勤自家有4亩旱平地,看着其它村发展绞股蓝,自己也动了心,想在发展绞股蓝上脱贫奔小康。由于绞股蓝产业技术性强,单家独户发展存在较大市场风险,最理想的发展方式就是“园区+公司+农户”模式连片发展,既可解决技术难题,又可保障产业收益。詹会勤的地离该镇绞股蓝产业园较远,成了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
  为解决詹会勤产业发展问题,该镇积极与辖区绞股蓝产业合作社协调,由合作社免费向他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并签订回收订单,通过发展“飞地产业”,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看着白纸黑字的回收订单,詹会勤非常满意地说:“‘飞地产业’就是好,解决了我产业发展上的烦恼,增强了我的信心。”
  詹会勤的“飞地产业”在该镇并非个案。在这一模式带动下,该镇依托“三变改革”,针对农户发展意愿,采取“企业+园区+飞地”模式,发展“飞地”茶园460亩,“飞地”中药材290亩,“飞地”蚕桑120亩,“飞地”魔芋310亩,“飞地”绞股蓝60亩,不仅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问题,也让一块块的“飞地”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肥地”。

(吕磊 麻岐)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