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科技群英传

路面技术咨询的“排头兵”

——记西安公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平

陕西科技报
  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80后,在他身上没有扑捉到丝毫青春与时尚的气息,而是一种科研人的质朴与率真在时时打动着我,他就是西安公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路面技术咨询青年专家郭平。
  荣誉对有些人而言,是事业完美的终结,对有些人却是前进的阶梯,郭平属于后者。细细数来,5项省部级奖励、18项专利、主持编写7项地方标准的光环,让他马不停蹄地在路面研究的高地上,放飞梦想。
  2005年,在郭平的科研事业上,是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他以长安大学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西安公路研究院工作。如何打响科研第一枪,在研究院的科研舞台上证明自己,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角色定位,尽管专业素养扎实,业务能力较好,但关键时刻拿出真功夫比什么都重要。因此,郭平在系统了解了以往路面摊铺的AC结构的缺陷上,适时引进ATB这项最新路面摊铺技术,它造价低、使用寿命长且高温稳定性高,具有防车辙和抑制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绝好功能。但想法永远是走在实践之前的,怎样才能使这项新技术和我省路面科研实际相结合,郭平计上心头,这便是对ATB进行系统优化,根据我省气候和交通特点,从级配范围、施工工艺等方面,着手一系列的科研探索。沥青混合料运转车的成功应用,胶轮压路机额外配重碾压等一系列工艺的调整,对技术的积极推广,郭平迈开了他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路面技术咨询可谓郭平情有独钟的业务,陕西很多条高速公路,包括机场高速专线、十天高速陕西境全线,甚至山西晋中龙城高速,都流淌过郭平的汗水。近几年他主持完成的14条高速公路、约1400公里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技术咨询与质量控制工作,让他以专业的角度,严谨地审视与思索着路面技术咨询领域的行业发展动态。
  搞科研要安于清贫,要坐得住冷板凳,郭平是深谙此道的,但是要发展,还必须使科研有机地转化为生产力。为此,郭平率先在永咸高速公路成功铺筑我省第一条SMA沥青路面;成功将OGFC排水路面技术应用到“省门第一路”机场高速专线公路上;本着废物利用,低碳环保理念,其负责完成的沥青路面同步碎石罩面技术,在陕西省干线公路中应用了3000多公里,沥青路面现场水泥冷再生基层在陕西干线公路中应用了600多公路;泡沫沥青再生技术,被成功应用到西阎高速、西户高速和潼关—西安高速公路大中修养护中共300多公里;《HTC-08型透层油推广应用研究》的项目成果已经大量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研兴国”,只有技术走在前,只有汲取国内外、省内外最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是郭平的心声,更是他事业发展的座右铭,愿他在今后的科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报记者 吕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