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为什么会多发于夏季

陕西科技报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9千万人患菌痢,10万人死于菌痢,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是主要的受害人群,其中60%患病与死亡患者是5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更多地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菌痢可发生在一年四季的任一季节,但是夏季是菌痢的明显高发期,一般4月初至5月开始缓慢升高,6、7月份急速上升,在8、9月份达到高峰期。
  这是因为夏天苍蝇的密度最高,苍蝇喜欢在厕所等不洁的地方停留,它们的脚上有很多毛,毛上可黏附大量痢疾杆菌,当停留在我们的食物或者用具上,就会将痢疾杆菌传染给我们,这样一来,夏季的痢疾发病率就明显上升。如果小朋友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瓜果,玩过被污染的玩具且饭前没有好好洗手,或者有吮手指的习惯,那么得菌痢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为什么小儿更易患菌痢
  一般来说,当病菌到我们的胃里,就会被酸性极强的胃酸杀死。可是假如我们抵抗力较弱或是吞入的病菌量较多,它们不能被完全杀死,就会进入大肠里进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大肠黏膜坏死、溃烂而发生痢疾。由于孩子的自身抵抗力比较弱而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所以就会比较容易受到菌痢的侵犯。
  预防
  1、预防菌痢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平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宝宝吃不干净的食物;
  2、给宝宝喂牛奶或者其他乳制品时一定要将其煮沸、消毒,绝对不要给宝宝喝剩奶;
  3、让宝宝从小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
  4、不让宝宝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
  5、提倡用母奶喂养宝宝,尤其是在宝宝患病或病后更应坚持母乳喂养;
  6、平时要做到勤换尿布、勤晒被褥也可以控制细菌传播。
  传播
  食物传播 近年来食物传播比较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
  水型传播 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疾病传播。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传播的根源。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苍蝇传播 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菌痢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症状
  发烧 一般来说,细菌性痢疾会让人产生高热,体温可以达到38-40℃,同时还伴随着全身的不适。
  腹痛 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痛,多在下腹及肚脐周围。
  腹泻 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一天可能有数次到几十次不等,具体表现为脓血便、黏液便,并伴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临床上我们把菌痢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和中毒型痢疾,其中尤其要注意重型和重度型菌痢。
  重型菌痢 重型患者的高热、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都很明显,排脓血便每天甚至可达到数十次,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对于重型菌痢,我们千万不要大意。
  中毒性菌痢 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多见于2-7岁小儿,一般发病急骤,体温迅速升至40-41℃,并伴有头痛、畏寒、惊厥或循环障碍等症状,甚至突然发生休克,通常需要经过24-48小时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夏季是菌痢的高发期,如果儿童突然出现高烧、惊厥或昏迷,不管是否拉肚子,我们都要考虑中毒型菌痢的可能,要迅速送到医院,千万不要因为没有拉肚子而轻视或拖延。
  检查
  血常规 急性菌痢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轻至中度升高。慢性患者可有血红蛋白低等贫血的表现。
  大便常规 典型者外观为鲜红黏冻状的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或脓细胞≥15个)和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细菌培养 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可确诊。
  特异性核酸检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探针杂交法可直接检查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助于早期诊断。
  免疫学检查 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菌或抗原有助于菌痢的早期诊断,但易出现假阳性。
  肠镜检查急性菌痢患者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渗出液,有浅表溃疡。慢性患者肠黏膜呈颗粒状,可见溃疡或息肉,并可取病变部位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X线钡餐检查 适用于慢性菌痢患者,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袋形消失、肠道狭窄、黏膜增厚或呈阶段状。
  护理
  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相应护理。
  给宝宝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多给孩子喝水。让孩子多注意卧床休息,给宝宝喂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多给孩子喝水,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发热再加上腹泻很容易引起脱水。喂温开水,或者偶尔加点盐也可以。
  定时测体温,记录宝宝大小便情况以便掌握病情。孩子肚子疼,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肚子。
  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果服药1-2天后,病情并未好转,体温依然38.5度以上,说明药效不好,应马上去医院复诊。
  孩子的黏冻样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痢疾杆菌,父母在清理时应该用消毒液清理装便器具或者马桶,同时还要用肥皂或者消毒液彻底洗净双手,以免孩子反复感染或者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母乳喂养的孩子,有呕吐现象时只能给宝宝喂水,等呕吐稍有改善后再试着喂母乳。喂养奶粉的孩子,将奶粉的浓度和量减少为平常的1/2-2/3,不足部分以水分补足。孩子患病期间短暂的营养补给不足是正常现象。恶心、呕吐频繁时要立即禁食,少量持续的进行水分补充,要是连水也无法喝,那就需要点滴注射。